第二章 喊冤(第1/3頁)
章節報錯
“假的?”程浩然和何文弱不由得驚撥出聲。
程浩然眉頭一皺,詫異問道:“周兄,恕我眼拙。在下沒有見過銀虹,但也聽說過。但不知如何看出此劍真假?”
周子健沒有說話,舉杯又喝了一口酒。然後左手將銀虹抽出,右手食指猛地彈了一下劍身,銀虹立時發出“嗡”的一聲清響。
程浩然和何文弱詫異地瞅著周子健。
周子健又將銀虹插入鞘內,緩緩說道:“此劍確非凡品,能切金斷玉,削鐵如泥。能做出此劍的人也非尋常之人。但我聽聞真正的銀虹劍身相擊之時聲如龍吟虎嘯,久久不絕。”
何文弱一臉迷茫地問道:“那周兄為何要買此劍。此劍雖是口好劍,但帶在身邊十分惹眼。官府至今還在緝拿偷盜之人,周兄不可大意。”
周子健微微一笑,說道:“多謝何兄提醒。我買它是因為在下行走江湖這麼長時間,也沒有遇到過這樣一把好劍。官府雖然仍在緝拿盜劍之人,但此劍並非被盜之銀虹。我花了真金白銀所得。就是打官司,官府也不能不講道理。”
程浩然點頭稱贊道:“周兄豪氣幹雲,程某不及。我等雖與周兄萍水相逢,但還是希望周兄能夠審慎才是。”
周子健笑道:“多謝程兄提醒。”
正在此時,街上傳來一陣隆隆的擊鼓之聲。酒樓裡的人都紛紛離開了座位,向外探頭張望,不知發生了什麼。
在高郵縣縣衙門口,一個老漢正在使勁擊鼓。
不一會兒,縣衙大堂傳來一聲高喊:“縣大老爺升堂了!”
老漢放下鼓槌,幾步跑進大堂,“撲通”一聲就跪了下去。
此時天已經黑了,縣衙大堂也掌起了燈。縣衙大堂靠北中央放著一個公案,公案後知縣大人身著官服,正襟危坐。公案左手邊擺了一張長方桌,桌子後面坐著一名刑名師爺。衙役們手持水火無情大棍,分別在堂口兩邊站立,威武之聲不絕於耳,好不威嚴肅穆。
看這位知縣大人,面白如玉,眉目俊朗,頜下微微有些胡須。堂上一坐,氣定神閑,不怒自威。
知縣瞅了瞅下跪的老漢,並沒有拿起桌上的驚堂木,輕聲問道:“下跪何人?為何擊鼓鳴冤?”
老漢急忙叩了一個頭,語無倫次地說道:“小老兒張千。小女被人搶了。求大老爺快快救救小女!”說完,滿是滄桑的臉頰老淚縱橫。
知縣皺了皺眉,側目看了看身邊的師爺。
這名師爺大約六十上下的年紀,身形瘦弱,一頭灰白的頭發,白的多,黑的少。面容枯槁,雙手幹枯無肉,但一雙眼睛倒是囧囧有神。師爺會意,拿過一張紙鋪好,提筆準備筆錄。
知縣盡量和聲細語地說道:“張千,不必著急,事情經過慢慢講來。本官一定為你做主。”
張千又磕了一個頭,說道:“知縣大老爺,小的家住城外東源鄉小張村。去年借了縣裡的大財主郭炳南一兩紋銀用來買種子。今年小的還錢時,郭大財主說連本帶利是一百兩紋銀。今日小的與他理論,郭大財主不僅砸了小人的家,還把我女兒給搶走了。求老爺做主啊!”
知縣聞言,眉頭一皺,右手從公案上抽出一支紅漆火簽,就要扔在堂前。
師爺急忙停筆,轉過桌案來到知縣面前,低低的聲音說道:“大人,且慢,容學生一言。”
知縣一愣,輕輕將火簽放在公案之上,說道:“先生有話請講。”
師爺看看周圍的人,低低的聲音說道:“郭炳南,大人可知其人?”
知縣搖了搖頭,說道:“沒聽說過。”
師爺神情肅穆地說道:“大人,那郭炳南本是東源鄉的財主,去年才入住高郵縣。“
知縣目光一閃,問道:”這又如何?“
師爺神秘地說道:”那郭炳南倒沒有什麼,但他的兒子是當今聖上的禦前侍衛郭彥。聽聞此人拜了一等侍衛慕容節烈為義父。如果大人抓了郭炳南,恐怕知府大人怪罪下來,您吃罪不起啊。還請大人三思。”
知縣的雙眉擰成了疙瘩,半晌無言。
張千似乎感覺到了什麼,抬頭眼巴巴地瞅著知縣。
過了一會兒,知縣點手喚張千:“進前來。”
張千向前跪爬了幾步。
知縣搖了搖頭,說道:“我叫你站到我的面前。”
張千哆裡哆嗦的站起身,走到公案前邊。
知縣上下打量了張千兩眼,說道:“你當真想救你的女兒?”
張千急得頓足捶胸,說道:“小女危在旦夕,大人何出此言?”
知縣壓低聲音說道:“本官倒是有一個法子能救你的女兒,就怕你不敢去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