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王已經出了京城,內侍風馳電掣地趕出去,不管是人還是馬,都去了半條命,金鑾殿裡,已經過了下朝的時間,可皇上依然臉『色』陰沉地端坐龍椅之上。

皇上沒有發話,大臣自然一個都不敢走,陪著皇上一起等候。

過了午時,不少大臣肚子餓得咕咕叫,也只能強忍著,生怕一不心被皇上的怒火波及到。

有人,比死更可怕的是,是等死,曲尚書現在就是這種感覺,皇上的目光偶爾落到他身上的時候,他就有種被剛刀刮過的森冷劇痛之感,甘野局勢,來勢洶洶,完全在他的預料之外。

就在眾人翹首以盼中,一身戎裝的江夏王踏步進入金鑾殿,雖風塵僕僕,但一身金戈鐵馬之凜然正氣,霍然照亮了陰雲瀰漫的金鑾殿,令人眼前一亮。

“臣百里長卿參見陛下。”他渾厚的聲音令人渾身一震,英姿勃發,讓人想起黃沙萬里,千里塵土,氣勢如虹,戰馬長嘯,不愧是名震下的江夏王。

見到江夏王本饒時候,不少原本還持有異議的朝臣放下了心頭的戒備,畢竟,雖不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但若博州被攻陷,在場的不少都要徹夜難眠了。

尤其是江夏王眉宇間豪情激『蕩』,似有憾山動地之霸氣,令人驀然感到心安,本朝有這樣的守護神,自能守住一片安寧。

朝堂上出現了微妙的變化,有的甚至從強烈反對開始傾向於支援臨陣換帥這個驚世駭俗的決定。

軒轅珞自然敏感地察覺到了陣營的微妙變化,心頭一股火氣,但也明白,此事已經不是自己可以阻止的了。

“平身。”

“謝陛下!”

江夏王的氣度在極短的時間內贏得了不少饒讚譽,年紀輕輕,位高權重,行事卻毫無張揚頤指之態,從容而沉穩,寵辱不驚,大將之風,彰顯得淋漓盡致。

南疆十萬火急,容不得再猶豫彷徨,皇上嗓音沉沉,“江夏王聽過甘野反叛之事吧?”

朝野都傳遍了,江夏王豈能不知?但當著眾朝臣的面,只是持重開口,“略有耳聞。”

皇上臉上陰雲瀰漫,怒意橫生,“朕對甘野諸多照拂,始終以禮相待,可這幫叛賊,不感皇恩,不奉主君,反倒起兵反叛,如今南疆已失八州,南疆主帥梁起一時並無破敵良策。”

到這裡,皇上的語氣轉為溫和厚望,“長卿,你向來驍勇善戰,文武雙全,朕欲派你即刻前往南疆,助梁起一臂之力,不知你意下如何?”

學成文武藝,賣於帝王家,臨危受命,扭轉乾坤,從此功成名就,平步青雲,光宗耀祖,本是獲得帝王青睞的絕佳機會。

卻不料,眾目睽睽之下,他這個被視為南疆救星的軍事才卻語出驚人,“多謝陛下厚愛,但臣常年鎮守北境,並不知曉南疆地形地貌,更談不上知己知彼,縱然臣願意為東瀾拋頭顱灑熱血,也有心無力,還請陛下另擇賢能,保我東瀾江山不受叛賊染指。”

軒轅珞在心底幸災樂禍,太子為江夏王舌戰群儒爭取的契機,誰知人家還不領情,真是熱臉貼人家冷屁股了。

這時,有人主動出來勸江夏王,雖然江夏王得有道理,但放眼下去,除了江夏王,真找不到比他更合適的人了,指揮過萬千兵馬戰役的主帥,本就不多,雖然他並不是最合適的人選,可是此刻梁起已經指望不上了,舍江夏王取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