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婆家的兒子兒媳也算熱心腸,仔細跟林阿水說了鎮東鎮西兩個市場的不同,鎮東是個大市場,裡面賣什麼的都有,鎮子下面各個村的買賣都在那裡做,過幾天他們賣年豬,也是去鎮東的市場賣。

鎮西是個小市場,基本供應的就是住在鎮上的人,所以每天沒有那麼多人去,且賣的食物略貴一些。鎮東的小食攤不多,都賣得很便宜,菜價也比鎮西便宜。兩個市場的攤位費也不一樣,鎮東便宜,鎮西自然貴一些。

“鎮東的攤費一個月三百個銅板,鎮西五百個銅板,半貫錢呢。鎮西的市場我們勉強能餬口,本來就打算開年後去鎮東市場,現在又搭上飯糰賣,鎮東那邊多是各個村裡來的,咱們飯糰賣便宜些,肯定能賺不少。阿水你打算賣什麼?”

“還沒想好呢。”林若水輕笑,“我先教你們捏飯糰吧,這個比較簡單,主要還是食材要新鮮,青瓜夾在裡面脆脆甜甜就很好吃。”

“聽我娘說了,說是蒸米飯的米也要用稍好一些的,你們昨天不是搬回來四十斤嚴府吃的一級米嗎,我們想著,你能不能退我們十斤,我們先做兩天看看,如果賣得好再自己去買。”兒媳婦到底是個會打算的,連食材都考慮好了。

“可以啊。”林若水點頭。鄉下人一般都吃的二級米,條件差點的甚至會吃三級米,那都是城裡人拿來餵牛餵馬吃的米。他們村子還好,再差寧願吃烙餅也不會吃三級米。

一級米吃的人確實不多,可能就村裡幾戶條件好的。這裡就不得不說蘇懷意了,這傢伙生來大概就是個條件好的,從來不吃二級米,要給他煮這樣的米飯,他真的是難以下嚥。所以他送到林家的米都是一級米,林家也沒少跟著他吃些好的。比如這次打獵分的肉,一戶人家分十五斤,他自己只拿了五六斤回去晾臘肉,其他的都留在林家,說是自己也是在這裡吃飯的,但說白了就是考慮到林家人多,過個年最少得二十斤肉才開得了春。

這人別看平常冷冰冰,但實際上是個熱心腸的厚道人,可你也不能逮著人家的便宜一直佔。說白了還是家裡窮,有個病痛意外就一窮二白了,還是得自己想辦法賺錢。

林若水給稱了十斤米,王阿婆家說要給錢,林若水沒收,“開春了去鎮上做點小買賣,還得靠王哥嫂子幫忙介紹,這錢就當是介紹費吧。”

“那可不行,我們還跟你學吃飯的手藝了呢,這樣,我們鎮西那攤子攤位費就交到開春,到期了我們幫你再交一個月的,你趁這段時間好好想想要賣什麼,到時候我們那攤子就給你留著。不過我們就是個小吃攤,沒有多大,地段還好,也許你只能賣小吃。”

“這怎麼可以?”一個月攤費半貫錢,這可不是小數。

“這沒什麼,我們在鎮上賣面,一個月除了本錢也能賺個一貫錢的,你教我們捏飯糰算是另一門手藝,我們應該給拜師費,何況還給了我們十斤米。”

哦,林若水終於明白生意人嘴裡沒實話了,一貫錢剛好夠餬口?不過也不多就是了。她不再推辭,賣飯糰是門長期生意,他們做得好應該能賺錢,學藝的這麼點米飯也是林家蒸的,家裡人見林若水教捏飯糰,也興致勃勃跟著學,一上午林家蒸了好幾斤米的米飯,全被捏成了飯糰。因為頭天還剩了不少菜拿回來,幾個人湊在一起吃了個飽。林阿孃趁捏的飯糰多,還給林家兩個在學堂的小子送了兩食盒過去,又叫蘇懷意過來吃。飯糰好捏,但林若水的手藝總要好一些,到最後一個個都吃撐了,這才對王家大哥大嫂說,可以出街了。

蘇懷意聽說林若水跟王家訂了攤位,過午時便問了她的打算。

“開春後去賣點小吃,總這麼依靠上山打獵肯定不行,何況越往深山越危險,打獵頂多只能自給自足,一大家人還是得有些積蓄。”

蘇懷意點了點頭,“你那個攤位大嗎,我們可以合夥。”

“當然可以。”這個時代一個姑娘家能做什麼?她雖有心但實際也有很多限制,上午王家大哥問了,她也說是跟蘇懷意合夥的。他們兩個有婚約,王家這才敢把攤位留給她。

“我只需要一點小角落賣點山貨,你如果做小吃攤,不忙的時候我也可以幫忙。”

那就再好不過了。林若水鬆了口氣,她想要賣冷鍋串串之類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賣出去,何況這個時代還沒有辣椒,或者已經有了,但她不知道去哪裡找。她得用胡椒和茱萸調味,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於是接下來幾天,林家的飯桌上充滿了各種辛香麻辣的味道,起初她掌控不了用量,做菜有時候難以下嚥,但家人都頑強的接受了,直到即將去賣年豬的那天,林阿爹把林若水叫去一邊,“聽說你跟王家大郎訂了攤位,開春想去鎮上做小買賣?”這幾天的舉動還有什麼看不明白的?“你一個姑娘家,可想好了?”

“放心吧阿爹,這幾天我都在調味,用姜和吳茱萸花椒胡椒調出了香辣可口的味道,接下來要做什麼我心裡已經有數了。”

林阿爹嘆了口氣,“阿爹沒用還得靠你來養家,聽說懷意也去,有他在我就放心了。”

“說什麼呢阿爹,我長大了,理應照應這個家。何況我別的不會,就會做點小吃,不過我一個人做不起來,還得阿爹阿孃幫忙。咱們後山有不少烏梅樹,開春吃這種辛辣小吃,還得熬些酸梅湯才行。”

“酸梅湯?”林阿爹是個腦子聰明的,“你是說烏梅水?”尋常夏日他們當然熬過烏梅水,但他是不喜歡的,太酸了,這也有人買?“這能賣出去嗎?”

“當然,用糖熬,不是熬好後加糖,把塊糖擱一起熬。也不用新鮮梅子,用晾曬醃製過的。”這種梅子以前的林阿水醃了不少,但村裡其他家卻極少醃,這東西不值錢到處都是,也就沒人在意。

喜歡穿成農家小廚娘請大家收藏:()穿成農家小廚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