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那本掛在天邊的淡淡餘暉早已不知在何時消散於天際,隨之替換上的是一抹朦朧的夜色。

微風帶著花香拂過,夏日的蟲鳴聽上去也不在讓人煩躁,反而悅耳不少。

在這鄉野小道上樑易帶著自家僕役牽著馬匹,大搖大擺地走在回家的小道上。在縣城中喝的微醺的梁易,被這清風吹過後,莫名的感到涼意。

梁易緊了緊腰帶,頭往衣服裡面縮了縮。心中也很是奇怪,奇怪自己為什麼會突然感覺到很冷。

看到梁易這般舉動,那跟在身後平日裡為禍鄉里的狗腿頓時靠上來噓寒問暖。

梁易擺了擺手,示意自己沒什麼事。狗腿子們識趣的回到了梁易身後的隊伍中,繼續在後頭牽著馬跟著梁易向梁家大宅走去。

一行人漸行漸遠,殊不知在路邊的樹林裡躲藏著十幾個頭戴黃巾,身穿黑衣,戴著面罩的大漢一直在監視著他們。

躲在林中的這十餘人遠遠望著梁易進了他家的宅子,其中的一個大漢小聲吩咐身邊一人。聽罷私語,那人便從林中慢慢隱去身跡向縣城方向而去。

剩下十餘人便開啟背在身後的行囊,吃起了乾糧來,畢竟這個夜會十分漫長。

這十餘人便是呂宇下午從騎營中帶出來的軍士們。呂宇帶著人到了縣城時,他們便被呂宇派出追尋梁易的蹤跡。

畢竟從得到的訊息來看,這梁易十有八九待在縣城哪兒快活著。

這十餘人的小隊由呂和帶領,他們從進入縣城後便交了馬匹,在縣城中四散開來,在城中尋找梁易的行蹤。

其中幾人打聽到梁易在青樓喝花酒後,呂和一合計便派人尋了間院子脫下了身上的皮甲,換上了麻布粗衣。為怕錯開梁易,留下幾人在青樓外等候,剩餘的人隨著呂和分批進了青樓。

到了青樓大堂,十餘人四散搜尋了一番。並沒有發現梁易,而外面留候的兄弟也未來前來知會。

便知曉這梁易在二樓雅間。畢竟梁家在這縣城周邊也是一方豪強,頗有錢財,因此梁易常在二樓的雅間喝些花酒。

於是十餘人便散到個個下樓的路口,尋了個隱秘的地兒坐了下來。裝成正常的客人,調笑著姑娘,喝著小酒。

眼神時不時往樓上偷瞄,等著梁易下樓。

天色漸晚,這梁易帶著自家的僕役、護衛們從樓上下來後。呂和十餘人便丟下銀錢,遠遠地跟著梁易一行人。

而喝的醉醺醺的梁易與自家僕從們絲毫沒有察覺到。

到了小路後,十餘人往路兩旁的林子裡一鑽,換上了行囊裡準備好的夜行衣與頭巾,暗暗跟著梁易一行人。

這梁易進了自家宅院後,便吩咐下人燒水泡茶,準備去去酒氣。身後幾個神志不清的侍衛們,被宅子裡的僕役們帶了下去。

看到他們這副樣子的梁易,笑了笑便回了自己的書房。

看到自家老爺回來後,平日裡耀武揚威的管事頓時貼了上來,說著府內的事情。

讓人彷彿看見那管事身後高立而又快速搖擺的尾巴。

聽到管事提到京都的信件,梁易打起了精神問了問,“那張家的外戚怎麼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