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迦樓羅(第1/5頁)
章節報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高正陽念一句經文,絕忍就跟著重複一句經文。
兩人所頌經文,依次化作金色文字出現在絕忍僧衣上。
跪拜的絕忍,開始還神色激動,滿面流淚,但隨著經文誦唸,神色也變得虔誠而堅定,再無一絲波動。
在場的眾多高僧,都是佛門最頂尖的人物。但就是最博識廣聞之輩,也不知高正陽兩人所頌的經文是什麼。
包括西方總壇的眾多強者,他們雖自忖是佛門起源之地,世尊佛祖親傳,可也分辨不出經文來歷。
阿難和伽羅兩位上師,面面相覷,眼神中都是是震驚和茫然。
高正陽絕世天賦,在心佛爭鬥中打贏絕忍也不奇怪。甚至擊潰絕忍心志,把他壓服,兩人的都能勉強理解。
可是,這經文是什麼情況?
據說高正陽的化身悟空,文采無雙,佛偈禪詩名聞天下。
可打機鋒,說佛偈,做禪詩,這終究都是小道。
只要精通佛法,又有文采智慧,這些都不太難。
歷代高僧大師,不知留下了多少發人深省的佛偈禪詩。
但佛經不一樣。
在佛門之中,經、律、論各有不同的意義。
經,是佛說過的話的彙編,它是佛門教義的基本依據。
律是佛教組織為教徒或信眾制定的紀律或行為規範。
論是對經、律等佛典中教義的解釋或重要思想的闡述。
其中,佛經無疑是佛教最根本最重要典籍。
高正陽所頌經文,字數只有短短二百多字。可簡短的字數,卻把佛門最根本的一些要義解釋的無比清楚。可謂言簡意賅,直指佛門大道。
就是精研一輩子的高僧,也不可能自己編出這樣高深奧妙的經文。
換句話說,能編撰這樣的經文,本身就是必然是有著正等正覺的大覺悟者。
以高正陽的年紀,怎麼可能有這樣高深的智慧和覺悟。
“難道他是佛尊轉世……”
阿難和伽羅都想到了這個可能,也只有如此,才能解釋高正陽的種種神奇表現。
說實話,兩人雖是佛門高僧,可並不是真的信佛。或者說,不相信世上有無所不能的佛祖。
力量越是強大的強者,就越不相信神佛。
因為他們明白,力量強大到一定層次後,就會有種種不可思議的威能。
站在九階巔峰,伸手就能觸控到聖階的門檻。又有誰會去崇拜虛無縹緲的神佛。
對他們而言,佛祖是一種信念,也是一種道路。僅此而已。
但高正陽反常的種種,無法以常理推論。到是和佛經中記載過許多神佛轉世有些類似。
“呵呵,有趣。”
羅睺突然笑了起來。他如同金鐵摩擦般的奇異嗓音,極其刺耳。
阿難和伽羅都是一凜。其他眾僧更是嚇了一跳,都急忙端正神色,再不敢分心亂想。
“你們為何必驚慌。”
羅睺說道:“經文中有無上智慧,我聞之甚為歡喜,頗有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