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先人一步(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正是我需要依賴諸位的地方。”夏爾攤了攤手,“諸位都是相關行業十分令認尊敬的人士,所以這種聯合會沒有諸位的幫助是不可能實現的。我希望你們都能為它出一份力,至於我和政府,我們只扮演一種旁觀或者扶持的角色,當然,也會做必要的引導。”
夏爾確實打算在航運事業上成立一個企業的半官方的聯合會,不過與鐵路方面的壟斷排外性質的聯合會不同,他打算把這種聯合會變成行會性質的商業同盟。
因為,航運和新興的鐵路不同,是一個已經延續了幾百年的行業,而且從業人員十分龐大,如果強行在其中搞激進的壟斷化程序的話,肯定會引發莫大的反響,這對夏爾來說十分不利,也沒有意義。他倒是想透過國家扶持的方式,一點點讓航運事業慢慢地實現集中化,不引發激烈的社會問題。
有了鐵路聯合會,他在金錢方面的需求已經足夠多了,並不需要再用各種激烈手段斂財,他現在要做的只是加強行業的管理而已——這對他擴張權力有利,也對商業的繁榮有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再說了,在未來,航運事業也將和重工業抹不開關係,他可以透過這種方式讓它的繁榮給自己帶來實際上的好處。
“必要的引導是指什麼呢?”這位商人再度追問。
“根據我們的規劃,凡是加入聯合會的企業,都需要每年將固定比例的收益作為會費提交上去,這樣可以為聯合會的運營和管理籌集到一筆資金,這筆資金當然不會被誰拿走,而是會用來對抗風險,畢竟商業有繁榮的週期也有蕭條的週期,大家都需要應對不時之需。”夏爾耐心地跟著他們解釋,而旁邊的瑪麗也在筆走龍蛇般地記錄,“同時,政府也會向諸位提供補貼,以便促進技術方面的革新,加快汽船替代帆船的程序。”
“汽船?”大臣閣下的話馬上引發了一陣騷動。
對這些人來說,蒸汽船並不是什麼陌生的玩意兒。
早在1807年,美國的發明家富爾頓就建成了第一艘明輪推進的蒸汽機船“克萊蒙脫”號,時速約為8公里小時。而第一艘載運郵件的明輪蒸汽機船,是英國“羅伯羅伊”號郵船,它於1818年在格里諾克和貝爾法斯特間載運郵件,在1820年轉會多佛爾加萊港郵路上。
作為不靠天吃飯的船隻,蒸汽船相比帆船的優越性當然不言而喻,並且技術在一步步完善,然而現在在法國的內河和海外運輸當中,帆船卻還仍舊佔著主流——畢竟這個年代的帆船已經是十分成熟的技術了,速度和穩定性都已經到了很高的程度,蒸汽船雖然優越但也沒有到能夠完全取代它們的地步,而且因為巨大的存量,船主們也不想要讓它們在完全老舊之前退役。
這種形勢,對有心讓技術革新加快程序的夏爾來說當然不那麼令人滿意,所以他也想要透過聯合會和政府投資的方式來加快蒸汽船的建造和完善,以便讓法國的造船能力上升一兩個臺階。同時,這也可以為國家擴大就業方面的需求。
另外,還有一個不太能夠言說的顧慮。
在戰爭的時期,或者在任何必要的時候,透過加強的管理,政府可以以有償或者無償的方式徵用這些航運企業的船,以便進行任何戰爭行為。而能夠在內河以及無風的海洋縱橫馳騁蒸汽船用起來總是會比帆船更加得心應手。
“如果有國家投資的幫助的話,我們倒是不介意訂購一些蒸汽船來取代現在的船……不過大臣閣下,現在蒸汽船想要替代遠洋的帆船還是有些麻煩。”有一位商人提醒。
“我並不急於求成,不過我認為隨著技術的革新,遠洋的帆船變成蒸汽輪船也將是必將出現的前景,並且很快。”夏爾點了點頭,認可了對方的意見,“所以總得來說,我希望您能夠儘快完成這樣的替換。”
“如果有國家的資金扶持的話,我想……我們可以儘量多造出一些好船來。”這時候,一位造船業的商人突然開口了,“我們早就想要擴大生產了,可是我們害怕市場的風險,畢竟融資太困難了……”
“有我在,這就不是困難了。”夏爾笑了笑,“我會以我的堅定意志來推行我的政策的,並且我可以保證,不管誰接替我,我都會想盡辦法讓他們繼續按應有的步調行進。”
“可是燃料的問題可難以解決……”這時候,又有一位商人小心翼翼地發話了,“風帆的商船可以藉助風力走遍全世界,但是蒸汽船沒有煤不行。”
這個顧慮其實十分正常,對遠航的船來說,現在補給煤實在是個困難的問題,所以現在不少船又裝了蒸汽機又裝了風帆,方便在沒有燃料的時候還有動力可用。
“這一點,我們當然已經考慮到了。”夏爾又攤開了自己的手,“毫無疑問,法國不是一個產煤的大國,但是很幸運的是,她的旁邊就有一個富有優質煤的國家,我們現在已經跟英國人簽訂了長期的協議,以後將會大量向他們進口煤,優質的燃料煤。當然,這會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不過我相信比起它能夠帶來的好處,這一點代價並不為過。”
在這個年代,西方國家還沒有像後來一樣,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佈置起一張港口網和加煤站網路,但是用不了幾十年,他們就會做到這一點。
英國十分幸運地富產煤礦,而且是十分優質的煤,可以用在蒸汽船上,於是依靠帝國遍及全球的殖民地網路,英國人在接下來的一個時代裡面率先建立了一個港口網路,也讓自己的精製煤送到了全世界的各個角落,甚至遠到了地球另一邊的上海。
不過夏爾倒沒有想到,他已經作為先驅投入到了這個程序當中。
他的話引發了場內的一陣騷動,所有人都覺得十分意外。他們沒有想到大臣閣下居然已經把配套措施做到了這種程度,看上去他的決心已定,並且不容拒絕;其次也沒有想到他居然已經把手伸到了兩國貿易的事務上——這原本怎麼看也不該是由交通大臣來管的。
“更加緊密的經貿聯絡,更加龐大的貿易規模,無疑會讓我們兩國都為之受益,也會讓兩國的關係變得比之前更加緊密許多。”在被圍觀的視線當中,夏爾頗為從容地解釋說,“這是陛下的意志,也是我的意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這也是夏爾秉承路易波拿巴的意志而做下的——在路易波拿巴看來,提振法國的貿易,是繁榮經濟之所必須,必要的話可以打破重商主義的固有桎梏,而加大對外國的進口;而與英國的貿易又事關重大,具有別樣的意義。
所以,雖然現在整個就廢除法國傳統的高關稅還不太可行,但是他十分支援與英國人達成協議,加大煤的進口。
得到了皇帝陛下本人的支援之後,夏爾也放手開始同英國的政府和商人接洽,並且很快就達成了大量進口煤的協議——這個進口量甚至遠遠地超過了法國現有的需求量。
在夏爾看來,既然各國已經開始進行蒸汽船替代帆船的技術革新,那麼未來對煤的需求量肯定會指數上漲,現在能夠乘著還沒人動手,以較低的價格從英國大量進口煤,哪怕暫時用不完存放著,對法國來說也是明智之舉。
雖然法國現在規模很小,貿易伙伴也並不多,但是在未來,航運和商船,肯定將會是一國國家最主要的外貿方式,每個國家都將會或多或少地依賴國際貿易來維持其經濟和財富的穩定——哪怕是一直都實行重商主義的法國也會是如此。
“基本的情況,現在我已經跟你們解釋清楚了,所以各位能夠看得到,現在政府將各位召集過來,並不是我一個人的心血來潮而已,而是經過了仔細的權衡和準備,並且已經下定了決心來推行自己的政策。”夏爾環視著這些商人,然後笑了起來,“毫無疑問,我的建議各位可以不聽取,但是我也可以告訴各位,現在法國海面上的東西除了水妖之外都歸我管,如果誰不按政府的心意去辦,我能夠讓你們的船,他們工廠造出來的船或者你們的商船,永遠進不了法國的港口,對此我是可以做出完全的保證的。你們可以提出改進的建議,但是大的方向是必須按照帝國的意志來實行——就是這樣。”(未完待續。)
喜歡花與劍與法蘭西請大家收藏:()花與劍與法蘭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