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回 佈置已久的陰謀(第1/2頁)
章節報錯
阿苓沒想到東太后會有此一問,她抬起頭,眼裡閃過一絲希冀,“娘娘,可否給白家留下一個種……”
東太后聞言冷笑了一聲,“阿苓,沒想到你還是對白太醫動了情。”
阿苓臉色發白地搖頭道:“不,奴婢不敢……”
“好了,若是可以,我也不想牽連無辜,你放心的去吧。”
阿苓臉上露出一絲喜色,已經不再光滑的臉上因這有些哀慼又含著情意的笑容莫名地顯出了觸動人心的美麗。她從懷裡拿出一個瓷瓶,這個瓷瓶她隨身攜帶一年有餘了,本以為用上它還需些時日,卻不料這一天來的這樣的早。
她緩緩開啟手中的瓷瓶將瓷瓶裡黑褐色的液體緩緩灌入口中,一股劇烈的疼痛感傳遍她的四肢百骸,可她覺得這些痛都不能與心裡的痛相比,眼前漸漸浮現出一個白衣男子,她從地上拾起一本醫書對那男子說:“您的醫書掉了……”
利用自己深愛的人達成目的是一種什麼感受?阿苓只希望自己可以墮入無間地獄只盼他來世不要再與自己相逢。
其實去年太子染病一事並沒有那麼簡單,盛側妃落入湖中等一系列的事情乃是畢家的手段,但太子雖然跳入湖裡救人染了寒氣,但其實當時太子病得並不重,是阿苓利用了白太醫對她的信任,悄悄為太子下了血蠱。
這種血蠱終年浸泡在毒藥之中,以飼養血蠱之人的鮮血為食,中蠱之人不會有任何異樣,但這血蠱與飼蠱者血氣相連,只要飼蠱者患了病那中蠱者也會與飼蠱者一樣,病魔纏身。
太子落湖以後阿苓終日服用毒藥,所以太醫們束手無策,只能看著太子一日日病弱下去。再加上畢國公命明清終日喂太子服用丹藥,太子能挺到如今已經是命大了。
後來太子有所康復,那也是因為古月想要削弱畢家的勢力,坐實明清神棍的身份,所以讓阿苓停止服用毒藥,沒有繼續服用丹藥太子的病便有所康復,弘文帝理所當然的認為明清想要謀害太子,自然不會對明清再有所眷顧。
在古月眼中,太子是一定要除去的,只是需要尋一個時機,只是誰也沒想到這時機來得這樣快。太子因白側妃之事被氣得吐血,而白側妃與沈家之事都是畢家在後面一手操控,太子因此病故,即便皇帝大發雷霆想要測查此事,最後也只會查到畢家頭上。
機不可失,於是古月才會命阿苓服毒引爆太子體內的血蠱。
阿苓還是少女的時候便開始飼養血蠱,可以說她這一生的目的便是為了用自己的生命來殺死大燕的太子,如今她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卻並沒有感到解脫,她的身體不停在地上抽搐,直到痛得再無力氣掙扎,那雙眼睛才緩緩失去了神采。
東仁皇太后面無表情地看著阿苓死去,喚了一個老嬤嬤,低聲道:“妥善處理了吧。”
那個老嬤嬤垂眸看著阿苓的屍體,恭敬的應了聲“是”,便喚來兩個婢女將阿苓的屍體抬出了殿內。
半日後,皇宮大殿裡敲響了喪鐘。太醫們查出太子乃是中毒而亡,弘文帝命左右衛調查,沒多久便從白太醫的藥箱中查出了裝有毒藥的藥瓶。
後來太子妃又拿出白墨羽與沈文天有染的罪證,弘文帝震怒,立即將白家眾人下了天牢,之後又命人去沈家搜查,結果查出沈家與都義王勾結的信件便將沈家眾人也下了獄。
一切事情的軌跡都按著蕭芷依前一世所經歷的事情發展著,只是前一世弘文帝直接派人屠殺了沈家與白家滿門,而這一世卻是先將這兩族人關押了起來。
被關進天牢的白老夫人一夜白頭,她不明白前一日還有幾個高門貴婦登她白家的門想要與她白家結親,只一夜的功夫白家怎麼就成了監下囚了。
她讓孔姨娘對著牢房門外大聲喊冤,孔姨娘起初還照她的吩咐對著獄卒大喊冤枉,但她喊了很久,守在牢房外的獄卒完全充耳不聞,連頭都沒有回一下。
孔姨娘嗓子都喊啞了,蹲在角落裡抱頭痛哭,白老夫人氣道:“鬼哭什麼,你給我繼續喊,我們是冤枉的,陛下和西太后會相信我們的!你快給我起來繼續喊!”
進天牢這麼久,孔姨娘自然清楚她們是為何會被押進天牢中的。自有了這天牢,她還沒有聽說有誰進了這天牢後還會被放出去的,她抬起眼看向白老夫人,眼神裡充滿了怨毒,“你個老不死的,你要喊怎麼不自己喊!當初若不是你非要送白墨羽進宮,我們怎麼會被連累!”
橫豎都要死了,她已經不再害怕白老夫人,她這麼多年為了討白老夫人歡心受了不少的氣,此刻忍不住都想要對她發洩出來,於是用力地朝白老夫人啐了一口,“白家會有今天,都怪你這個老不死的!哎呦可憐我的馳兒哦,他還那麼年輕啊……”
白老夫人被孔姨娘罵得發矇,一口氣堵在胸口上不來也下不去,直接暈厥了過去。孔姨娘見白老夫人暈倒也沒有理她,只自顧自地哀聲痛哭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畢國公炒了沈家,卻沒能在沈府尋到秘本,但箭在弦上已不得不發,他只能在暗中糾集軍隊,慢慢部署。
兩日後,朝堂眾臣便開始逼迫弘文帝立儲,一部分人擁立趙王,一部分人則希望弘文帝過繼桂王子嗣。畢國公適時將靜王遺孤推了出來,於是三方為立儲一事僵持不下,在大殿上吵得昏天黑地。
朝堂上亂成一團,朝堂外暗流湧動,桂王要將最小的孫子過繼給弘文帝,派了一支隊伍護送其入京。
兵貴神速,畢國公見弘文帝搖擺不定,便迅速聯合監門衛統帥將皇宮控制,逼迫弘文帝立小靜王為儲,封其為輔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