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志軍有些發愣,似乎不太明白眼前的境況。

“老薑,坐,喝喝我泡的茶。”楊銳就在大茶几上,將木質的茶臺給擺開了。

姜志軍送的禮物,自然也是很有些水準的。正品紅木的茶臺,約莫一米多長的樣子,泛著漂亮的棗紅色。如今的紅木也是不便宜的,雖然各地仍然有不少,但是採伐的也很厲害了,最重要的是,運輸成本昂貴。

當然,所謂的昂貴和後世是不能比的。

純紅木製品的茶臺,放在30年後,售價或許能到數萬元甚至更多,但在86年的當下,也就是幾百元的水平,這還得加上層層渠道吃掉的利潤。

茶臺之上,是一套景德鎮的瓷器。

景德鎮的瓷器歷來都不便宜,用來送禮,自然很拿得出手。

儘管如此,人剛走就拆禮物,而且還拆的如此理直氣壯,實在是超過了姜志軍的理解。

他傻傻的坐到了楊銳的對面,就挨著胡池,小心翼翼的打了個招呼,再捧起茶杯,輕輕的喝了一口。

“泡的怎麼樣?”楊銳問。

“挺好。”姜志軍能說什麼呢。

楊銳卻是一笑,道:“不是我泡的好,是你送的茶好。”

“幾餅普洱,不值什麼錢。”姜志軍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送的一套茶器很是沉重,價值亦是不菲,相應的,也就降低了茶葉的投入,畢竟只是送人,並不是給自己置辦,所以買了不太受歡迎的普洱茶。

比起昂貴的龍井冒尖等綠茶,普洱還要排在紅茶後面,許多人如今甚至都沒有聽過。

原本作為一件禮物,送出普洱也算是合適。

只是面對面的坐下來,看著對方讚揚自己送的茶葉,姜志軍的臉皮就厚不起來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楊銳確實滿意的不得了,給姜志軍斟茶後,道:“我剛才和胡主任交流,聽說你拿的這個普洱有十幾年了。”

姜志軍更加羞愧不已,道:“確實是只有十幾年,本來是給香港和東南亞那邊的貿易茶,倉庫裡存剩下的,朋友贈送給我,我也就拿過來了。楊主任要是喜歡,我那邊還有三四十年的老茶,趕明兒給您送過來。”

“有三四十年的?”楊銳的眼睛亮了起來。比起單純的鈔票,這樣的享用品,倒是非常的合他胃口。

至於會喝不會喝的問題,誰也不是生下來就學著喝茶的,總有一個過程嘛。

不過,再會喝茶的人,又能喝多少三四十年的老茶呢?

放到10年以後,三十年的普洱茶,賣價兩三千一餅都是批發的友情價,若是88青之類的明星款,兩三萬都屬於平價銷售。四十年的茶葉更是市面上鮮見,偶爾出現也以假貨居多。

可以說,三十年以上的普洱,就算是有錢人,也不見得就一定能買到真貨。

楊銳手裡的現金多的要命,而且有諾貝爾獎的獎金打底,又有之前做g蛋白偶聯受體的貸款事件,他拿錢買茶,是一點問題都不會有的。

這是有趣又賺錢的事情,楊銳自然是興趣盎然。

姜志軍卻是完全不理解楊銳的態度,笑笑道:“四十年的老茶是不多了,但還是有的,那時候主要是沱茶,口味類似。我比較熟悉廣州茶廠和昆明茶廠,像是昆明茶廠的話,它前身是39建廠的復興茶廠,民國的政治經濟部辦的中國茶葉公司給弄的。當然,那時候的庫存基本沒有留下來的了,但解放前後生產的,有封存的一些,還有來不及移走藏起來的,還有當年的老貿易存下來的,還是有的。”

“貴不貴?能弄多少?”楊銳繼續追問。

姜志軍奇怪的看楊銳一眼,道:“您要是喝的話,弄個十餅八餅的不難,我給昆明茶廠的打個電話,告訴他們,諾貝爾獎獲得者楊銳同志要喝他們的茶,老陳明天就得趕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