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銳看著谷強,似乎在等待著他的決定似的。

表面上如此,其實,楊銳並沒有給谷強多少選擇的空間。他只能同意,或者決裂。

沒辦法,實驗室沒有資源給谷強去做任意的決定。

離子通道實驗室沒有,國內實驗室沒有,其他的國家一流實驗室同樣不會有。

谷強的成功,與其說是機緣巧合,不如說是他長時間的試錯與天賦直覺所帶來的紅利,同時,也不能忽視整個實驗室給予的支援。除了離子通道實驗室,全世界有能力給他提供一鍋攪數量的牛視紫紅質蛋白的實驗室,一個都沒有。

是蘇先凱之前的g蛋白組做出的前序研究,才有了g蛋白偶聯受體研究的基礎;是楊銳提供了研究經費,統和了實驗室,並做了國家立項,且確立了以牛視紫紅質蛋白做研究目標的方向;還是蘇先凱等人努力多日之後,才將牛視紫紅質蛋白的產量提高了百倍以上,才有了谷強嘗試一鍋攪的資源。

而在此之前,因著楊銳的決策,所有人都沒有就此發表哪怕是一個字的文章。

這樣的專案決策,歸根結底也只能由專案負責人做出,期間有人的利益受損失,有人要妥協,都是免不了的。

不過,道理是這樣的道理,谷強最終是否願意認下來,卻是很難講的。

他也確實是有拒絕的理由。

自己做出來的成果,總是會覺得更好更親切,就是能換到更好的,很多人也都是不願意的。

再者說,楊銳說的成果換成果,論文換論文,總歸是畫餅,哪裡有現在得到的強,谷強要是立即退出離子通道實驗室,再去宣佈自己的成果,並發表論文,楊銳也不一定真的會去攔他。

當然,谷強如果做出這樣的決定,也就等於是撕破臉皮了,不僅不能再在離子通道實驗室呆下去,國內生物界大約都是不好留的。可是,若果放眼全球,能收容谷強的地方可多得是。

在這個星球上,沒有哪個國家真的能夠拒絕一篇s級論文的作者。遠的不說,大陸周邊的香港、韓國、日本,都是很認學術精英的。

頂級論文,更是比頂級名校畢業證更漂亮的通行卡。

谷強也盯著楊銳,判斷著楊銳的心意。

他的腦海中千迴百轉,百轉千回……

谷強不是一個膽小的傢伙,或者說,谷強從來都是一個膽大包天的傢伙,若非如此,他也不至於從山大流亡京城了。

谷強望著楊銳的眼睛,猜度著他的所思所想。

這是一件大事,谷強也想的很多。

他之前就想了很多,現在卻想的更加仔細了。

許久,谷強將滿腔的言辭,凝成一句話,問:“這麼說,我做的東西是蠻有用的?”

“當然,非常有用,在前期處理中,起碼能提高几百倍的效率,恩,最佳化一下的話,說不定還不止。”楊銳給予了相當的肯定。

如果說,在工業界或消費市場上,十倍的差距是殺手級的應用的話,科研界的殺手級技術的要求就高了,但不管提的有多高,100倍都是夢幻數字。

谷強的眼神亮了亮,道:“我先看看。”

楊銳讓出了位置,讓谷強自去實驗桌前看資料。

谷強這一看,就是好幾個小時的時間。

差不多晚上10點鐘,學生們紛紛結束了一天的工作,返回宿舍之後,谷強才再次來到楊銳面前,昂了昂脖子,道:“楊主任,我有幾個要求。”

“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