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冥思苦想(第2/3頁)
章節報錯
“太大了。”
“但一項技術價值萬美元的,其實國內也不少吧。遠的不說,就我所知,咱們河東大學,就有好幾項技術是很有價值的,開發潛力據說有過百億的。”
鄭建明臉色一變:“您不相信?”
“你得拿出證據來,比如說,楊銳和此事的關聯,最好是錢權上的問題。”馮主任盯著鄭建明看。
如果鄭建明拿得出決定性的證據,馮主任是不介意改變自己的計劃的。
但是,如果鄭建明拿不出決定性的證據,馮主任卻不想再繼續調查下去了。
一家香港公司和一家英國公司的齷齪已經夠煩人了,中間還有一家河東省的大型國企,再加上一家央企。
這樣的局面本身就讓調查組束手束足,這不僅是得罪誰的問題,還有調查結果的政治性的問題。
從大處著眼,中央正在搞香港迴歸的談判,剛剛遠赴重洋,將第三世界國家阿根廷揍的體無完膚的鐵娘子撒切爾夫人不好惹,但香港迴歸又勢在必行。
這種局面下,一家香港公司與一家英國公司的官司,調查組應該支援誰?
若是從大處看,這裡是沒有對錯的,只有政治。
而從小處看,問題倒是要簡單一些,再怎麼說都是民間企業的行為,以省委調查組的名義解決一些問題,尚算簡單,大不了,就使勁的揍省委下屬的西堡肉聯廠好了。
然而,昨天來送禮的香港華銳公司的經理李章鎮,卻逼著馮主任要從大處著眼。
原因不在於一盒黃金飾品。
原因在於萬美元!還有香港人的態度。
馮主任在商業局工作,這麼些年下來,他也算是見過一些外商和香港企業家了,知道這些人的品味,知道這些人看問題的方式。
萬美元,對香港公司來說,恐怕都不是一個小數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弄不好,就是該公司生死存亡的大數目,之所以有這樣的猜測,就源於香港人李章鎮的態度。
馮主任知道香港人是很怕大陸公安的,因此,李章鎮冒著風險行賄自己,正說明香港公司重視此事的程度。
克的黃金太多了,馮主任不敢拿,生怕落人口實,他甚至不知道李章鎮是不是真的想要送禮,否則,怎麼會用那麼笨拙的方式。
但不管怎麼樣,馮主任知道,此事對香港公司來說不是小事,他太認真,對省委或許也不是好事。
昨天晚上,馮主任是念著“難得糊塗”入睡的,怎麼也沒想到,今天早上會出現鄭建明這麼一個人。
而且是西聯廠的副廠長。
他要真拿出什麼過硬的材料出來,或許能讓調查組更體面些做選擇?
鄭建明卻在馮主任的眼神中後退了:“證據也是有的,我這裡有一些報銷單,還有關於段華的一些問題的反應材料。”
“給我吧。”馮主任大略的掃了一遍,就失望的放下了:“不夠。”
“這個只是開始。”鄭建明慌亂的道:“我知道廠辦有做假賬,私設小金庫……”
現在的國企哪裡有不私設小金庫的。國企都是盈利企業,但盈利以後,錢歸哪裡呢?是歸國家所有的,因此,各個國企都要想盡辦法的留一些錢到廠子裡,這些錢,當時發出去的是福利,積存下來的就是小金庫了,不如此,廠子裡是一毛錢也別想留。
小金庫在這個年代,等於是機動資金,當然,因為是賬戶外的,使用起來肯定不規範。
但這麼一條罪狀,最多讓李廠長養老,並不會讓捷利康滿意的。
最終,恐怕還是要得罪香港華銳。
馮主任腦海中快放了一遍李章鎮送禮的一幕,搖搖頭道:“我們今天就要回去了,查賬的話,要下次再來了。”
調查組原本準備做的一對一談話都停止了,何況是查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