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科研組(第2/3頁)
章節報錯
化學和生物領域的塔尖的代表,旗下34種期刊無一弱者。
再看具體的名字,acs化學生物學,不管鍾志文知不知道這期刊的名字,但只要有acs和生物兩個詞,那自然也就證明了它是生物領域的純血馬。
鍾志文看的是目瞪口呆,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又迅速的翻回到楊銳的文章,拼了一遍西堡中學,就一言不發的讀起了論文。
他讀的無比的困難,但還是勉強的讀了下來。
因為是有關茄尼醇的純化的論文,鍾志文正好是植物學的學生,專業對口,讀的比基因方面的文章要輕鬆不少。
可他的心情怎麼都輕鬆不起來。
“這是你寫的?”鍾志文的嗓子乾澀無比。
“是。”楊銳笑眯眯的回答,心想:總算進入正常態了。
鍾志文的表情一點都不正常,兩隻眼睛都碰到了一起似的,說:“你去年還讀高三呢,怎麼能寫這樣的論文,還做實驗?有人帶你做的吧。”
鍾志文覺得這樣才合乎常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楊銳問:“你看論文署名,有別人的名字嗎?”
“沒……”
“那你說的時候就要注意了。”楊銳嚴肅的盯著他。
鍾志文不自覺的心虛,低頭小聲道:“對不起,我……我嘴欠。”
對方主動道歉了,反而讓楊銳有點驚訝,稍停才繼續道:“這麼說,我還是有對論文的判斷力的?”
“是。”
“那咱們就說清楚了。”楊銳笑笑道:“你眼光雖然不行,態度還好,就這樣吧。劉珊,咱們繼續。”
“好。”劉珊看的高興,滿臉笑意的去搬期刊了。
楊銳繼續一本一本的對期刊。
新的學科固然令人激動,可麻煩也不少。缺少系統的書籍就是一個大問題,楊銳找不到前人總結性的結論,就只能零敲碎打的讀期刊,瞭解現在人的研究進度。
這是很瑣碎的工作,有沒有腦海裡的書籍都要做,可以說是確定研究方向前的必要工作。
鍾志文不自然的回到位置上,用看流星的表情看著楊銳。
高考狀元和sci文章,這兩者和諧統一在北大是很正常的,但在中學時期,就同時做這麼兩件事,委實讓人難以想象。
到晚飯時間,楊銳才將筆記收起來,招呼劉珊去食堂吃飯。
鍾志文亦步亦趨的跟在楊銳後面。
“有啥說啥,跟著我是幾個意思?”楊銳出門站定,問鍾志文。
鍾志文訕笑兩聲:“沒啥意思,不,就一個意思,我想請你參加我們的科研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