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韓式五花肉(第2/3頁)
章節報錯
姚悅赧然一笑:“慶祝一下,買件衣服獎勵自己不行呀。”
“好好好,我和你去。”呂芝此時想到什麼,輕輕一笑。
……
姚悅抵達西堡中學的時候,楊銳的茄尼醇提純的實驗都做的差不多了。
要在1982年生產高純度的茄尼醇可不容易,日本公司也是研究了多年,才完成了這一系列的步驟。
尤其是提取90%純度的茄尼醇,能讓人抓白頭髮。菸葉中初步提純的粗製茄尼醇只有17%以下,就楊銳所知,還沒有能一步提純到90%的工業化技術,所以必須先提純到60%,再從60%提純到90%。
當楊銳讀研的時候,國內通常都是出口粗製茄尼醇,進口進口茄尼醇的。這一方面是技術不達標,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市場被日本人搶去了,做的太慢,就要跟在別人屁股後面吃灰。
楊銳提前幾年開始開發新技術,只要技術保密的好,成本降低以後,其他公司的新技術研發一樣要吃癟。
在這一點上,生物技術和網路其實是很像的,都是贏家獨贏的模式,技術或者市場佔有率落後的公司,只能不停的燒錢才能維持,一天燒不動了,就要被淘汰。
儘管距離整個生產鏈完成還有一半的距離,楊銳其實已經相當滿意。
茄尼醇的應用前景也很廣泛,到楊銳讀研究生的時候,除了用於生產輔酶q10,茄尼醇也可以用於生產維生素k2,以及一些抗癌和抗艾滋病的藥物,高純度產品的每公斤售價高達300美元。
也就是說,楊銳現在其實已經做出了能賣錢的技術。
至於從茄尼醇到輔酶q10的化學合成法,技術並不算難,許多研究者只是沒有想到,必須要用90%純度以上的茄尼醇才可以化學合成輔酶q10。
或者說,不是他們沒有想到,而是因為這麼苛刻的要求增加了太多成本,他們不願意以此為基礎繼續研究罷了。
然而,科學界的許多研究,都是事與願違的。
從菸葉中提取茄尼醇,能寫的論文就多了,粗製有系統的降低成本的法子,精製又有精製的技巧和方式。
做完了實驗的楊銳,每天就烤著爐子寫論文。
姚悅到的時候,就見他在爐子上放口小鍋,一邊烤火,一邊趴在旁邊寫東西,像是個被罰留堂的小學生似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怎麼不到桌子上去寫?”姚悅進門跺了跺腳,也跑到爐子邊上去了。
楊銳抬頭見是她,笑了笑,說:“來了。”
姚悅莫名的臉一紅,點頭說:“來了。”
“冷不?”
“冷,比平江還冷。”
“那你還讓我到桌子上去,想凍死我不行。”楊銳說著自己笑了。
不過,他也不純粹是開玩笑的。
80年代的北方是很冷的,如北京降溫到零下10度很常見,東三省能有零下40度的奇葩天氣,沒有燃料和取暖裝置根本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