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還想吃肉。”

“聞著肉味吃飯也不錯啊。”呂芝舔舔嘴唇:“快點走吧,別過了飯點。”

食堂內,吃飯的學生絡繹不絕。

姚悅走到前面,在瓦房前的視窗放下魏振學的搪瓷缸子,道:“我給實驗室的老魏打飯。”

“哦,今天換人了?要什麼?”裡面的大廚仍是西堡中學以前的大廚,只是變的更胖了,臉上的油也更閃亮。

姚悅將四毛錢和一張糧票放在木製窗臺上,道:“我不清楚,他給了我這些,然後要多放油多放肉。”

“我看看,一斤糧票,吃麵好了,臊子面怎麼樣?今天有燜肉,四毛錢,再加兩塊燜肉好了。”大廚一邊說,一邊就給搪瓷缸裡夾了好大一坨面,然後澆上厚厚的肉臊子,最後在上面放了兩塊巴掌大的燜肉,喊道:“肉臊子面加燜肉,多油多肉嘞。”

呂芝驚訝的險些把下巴掉下來,問:“不要肉票?四毛錢買這麼多?”

在1982年,四毛錢其實不少了,普通工人也就是40塊左右的工資,普通農民一家人的現金收入也許只有200塊。四毛錢全部用來買肉,或者用來買面的話,比碗裡的要多的多。

但在飯店或食堂,顯然不是如此計算的。一斤的饅頭算乾麵,通常只有四兩,剩下的屬於利潤,熟肉本身就要舍一半,飯店還要多收一些。到學校附近的小飯店吃飯,兩個人總要花去一兩塊錢,吃到的肉還沒有呂芝見到的多。最常出現的情況是三個人要兩盤素菜,一盤有肉丁的半葷菜,然後吃掉一個人一週的生活費。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物價很低,人們收入更低的時代。

維持溫飽,就已經是普通人的最大追求了。吃好喝好這種希望,只有少數人才能達成。正因為如此,讀書繼而做官才如此的令人羨慕,雖然不是每名官員都有貪汙的機會和膽量,但差不多每名公務員都有蹭吃蹭喝的機會和要求,在生活和享受上,即已達到了上層標準。

而在正在讀書,尚未做官的呂芝看來,四毛錢不僅是理所應當,而且便宜的嚇人,更重要的是,不要肉票!

肉票比錢可有用多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否則,多少人家寧願少買點別的東西,總願意先買點肉的。

但在正常的市場上,沒有肉票光有錢,是買不到肉的。即使是黑市,也不能保證全天供應乾淨的肉製品。病死豬肉母豬肉等等肉聯廠不收的豬肉,才是黑市供應的主力軍,偶爾有些好肉,也得半夜三四點鐘去搶,價格更是貴的離譜。

廚師很享受呂芝的驚訝,哈哈笑道:“厲害吧?咱們吃的是肉聯廠的特供肉,打七折,不要肉票,學生和老師管夠。”

“西堡中學的學生和老師才能買?”

“那當然,別處來的,照樣得給肉票。不過,價格還是七折,鎮裡就有人專門到我們食堂來買肉的。”大廚盯著呂芝,想從她手裡賺點肉票。

西捷工廠的投產,讓楊銳在西堡肉聯廠的話語權大增,事實上,他的大舅段華在工廠內亦是名聲大震。再加上鴻睿班裡有不少的西堡肉聯廠子弟,楊銳就透過西堡肉聯廠的工會,給西捷工廠一批平價肉,再轉手賣給西堡中學。因為西捷工廠是合資廠,楊銳每月象徵性的付出10美元,就省下了大筆的肉票。

就他從捷利康拿到的2萬美元現金,這種用法夠維持一百多年的。

不過,楊銳還是需要肉票的,一方面,他想給家裡一點補貼,肉票比肉方便,另一方面,銳學組的其他成員家庭,也有類似的需求。

這也是楊銳不斷分潤出來的好處。

西堡中學的普通學生能省下肉票,銳學組的學員透過獎學金等手段,得到不同種類的獎勵品。

現在的銳學組仍然在賺錢,而大件的固定資產投資已經漸漸的少了,在史貴那邊源源不斷弄回利潤的前提下,楊銳更願意將之花費出去。

以國內目前的經濟狀況,錢花在吃的方面,是最招人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