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山自顧自說的,卻覺得更不爽了,吐了口痰,吆喝起來:“哥幾個,下午不上了,下山吃小炒去。”

將籃球丟給其他學生,幾個平日裡和胡燕山走的近的學生,就排成橫隊,踩著螃蟹步往外去了。

到了校門口,一行人正好碰上送外賣的史貴。

最近一週多,史貴遵守約定,每天中午12點半,都會準備將一葷一素的外賣送到校門口,再由楊銳取走。

胡燕山也曾打問過史貴送餐的價格。

然而,剛開始做此項業務的史貴,顯然誤將眾人簇擁的胡燕山也看成了土豪,報出了三塊五每頓的牛肉餐價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胡燕山當時就驚呆了。

三塊五是什麼概念?他老爹作為最有油水的供電所所長,一個月白的灰的黑的收入攥到一起,也就是100元的標準。

這已經比鎮上雙職工家庭的收入還要高了,即使如此,也不過吃半個月的牛肉餐罷了。

若是用香菸來比較,那就更明確了。

胡燕山平時抽的是9分錢的羊群,裝面子用的是二毛六的大雁塔,更好的大前門三毛六,是他老爹裝面子用的。

要說起來,胡家的生活水平,在西堡鎮上算是頂呱呱了,但和一頓就吃一條大前門的楊銳一比,胡燕山的玻璃心差不多就碎光了。

雖然史貴很快醒悟,又介紹了更便宜的外賣。可胡燕山又哪裡肯訂的比楊銳便宜。

其實,就算他肯,他也拿不出錢來。

頓頓小炒是社會,胡家的生活標準根本達不到。

瞅見史貴,胡燕山的腳步頓了頓,就要從另一邊繞出去。

他的狗頭軍師卻是眼前一亮,低聲道:“你們說,楊銳頓頓小炒,哪裡來的錢?”

“他爹貪的唄。貪官遲早有一天,都得被抓了槍斃。”同行者的語氣很有激昂的趨勢。

胡燕山的腳下一絆,險些摔倒,沒好氣的瞪了說話人一眼。他那供電所所長的老爹,最近兩年也沒少往家裡摟錢。

狗頭軍師搖頭了:“他在學校裡又不是一天兩天了,你們以前見過他大手大腳的花錢嗎?”

“這倒也是……”

“我倒是聽說,楊家的家教嚴的很。”狗頭軍師賣弄著情報,緩聲道:“我猜他有來錢的路子,否則,再富的人家,也不能這麼造。”

直到90年代,普通中國人家也將頓頓有肉看作是奢靡。每頓都吃牛肉,更像是一種鋪張浪費。

胡燕山認可的點頭,又道:“你有啥壞水兒,都擠出來吧。”

狗頭軍師得意極了:“我有上中下三策。”

“還三策,快說快說。”幾個百無禁忌的傢伙,就在校門口鬧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