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是十七八九歲的少年。

這就讓人難免感慨,或許新的時代即將來臨。

皇帝看著三人心情不錯,誇讚了幾句,就開始出題考他們。

從政、法、賦、戶,商,禮,工,農等幾乎全考了遍。

皇帝很務實,不講什麼詩詞歌賦,那些東西只是錦上添花,真正能為朝廷效力的人才,不僅僅要有文采才華,還有懂廟堂知識。

殿試選擇,口頭問答,不是筆試,簡化了很多程式。

結果阮青和裴泫答的都很好,阮青經商這一塊欠缺些,裴泫是農商都欠缺些。

定親王世子雖然是匹黑馬,讓人驚喜。

可他除了經商問題對答如流,其他馬馬虎虎,都不及格,不知道他怎麼考到第二名。

不過,也不怪他,殿試和筆試不同。

殿試考的是實操,應變能力。

而筆試就是純粹書本知識了,死記硬背,再加點自己的獨到見解,幾本沒問題。

就看你的記憶力如此,而定王世子,據說有過目不忘的本事。

只要肯下功夫,考試就沒有什麼問題。

阮青是墨王府幕僚,對廟堂之事早就很熟悉。

裴泫也差不多,裴老太傅精心培養出來的孫兒,不會差。

皇帝看了眼定親王,定親王等著兒子,卻沒點自知自明,覺得兒子優秀,還十分引以為傲,他笑了笑道:“皇上,術業有專攻,人無完人,本王覺得坤兒已經很不錯了,起碼會掙錢,可以進戶部,本王記得戶部缺人,坤兒正合適。”

一看就是親爹,開口就給兒子討要了官職。

皇帝再次瞪他一眼,“嗯,行了。”

皇帝考過後,就是幾個大臣出題考一下,沈相告假,文采方面就裴老太傅出題考,還有武臣,蕭大將軍,墨王等人出題考兵法等問題。

要求還蠻高,要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文采方面三人都差不多,定親王世子能吟詩作對,毫不遜色,倒是叫人意外。

講兵法,定親王世子也沒輸,這點應該是受定親王影響,畢竟定親王也曾經是名赫赫有名的將軍,打過很多勝仗。

定親王看著兒子說兵法頭頭是道,很有他當年的風範,他越發輕飄飄起來,覺得他兒子真是遺傳了他的優良基因,這樣下去狀元不再話下。

最後有人提出三人比武。

然後文武大臣突然吵了起來,文官說:“又不是選文武狀元,比什麼武?浪費時間。”

武將說:“怎麼就不能選個文武狀元了,三位都是身懷武藝,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