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劇院兒(第1/2頁)
章節報錯
京劇,曾稱平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漢代興起,頗為經典廣傳、發展於百姓之間,至今已成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京劇,最經典的是角色的分配,生旦淨末丑,各有特色,各有曲調。京劇演員一般在演出前都是“慢悠悠”的,並不是動作拖沓而是梳妝、穿戴都有順序不能隨意的更改。
老舊的木門,風韻猶存的建築,宓函推開大劇院的門,入眼的是無數的回憶:時候在牆壁上用土塊、粉筆畫畫;偷偷在後臺用油彩畫臉兒;拿著紅纓槍亂比劃……
“非是我臨國難袖手不問,見帥印又勾起多少前情。楊家將捨身忘家把社稷定,凱歌還人受恩寵我添新墳。慶昇平朝堂內群並進,烽煙起卻又把元帥印送到楊門。宋王爺平日裡寵信奸佞,桂英我多年來早已寒心。誓不為宋子領兵上陣,今日裡掛帥出征叫他另選能人……”唱詞中夾雜著不清的音律。宓函看著舞臺中央的葉魏東,身著帥盔穿靠外罩襲蟒,唱詞錚錚有力,眼神中透露著人物的性格。這一出《穆桂英掛帥》實屬京劇中的經典,很多京劇迷都喜愛這個段子。
宓函知道爺爺這是在懷念李爺爺,當年的大劇院很雜,很多人都是串很多的角色,很少有人是出身於那一派別。大劇院裡只有葉老爺子和李志廣是出身於正兒八經的京劇派別。兩個人學的都是青衣,是同師門下的師兄弟。拜師時講究前來後到,葉老爺子因為比李爺爺早邁進門檻半分鐘這才當了師兄。這一折《穆桂英掛帥》就是他們學的第一個戲摺子。
宓函坐在有些斑駁漆皮的椅子上,看著臺上唱著戲的葉老爺子,伴奏的也都是當年戲院的老演奏家。一顰一笑,一步一甩,蓮步微移,步搖靈動,這人物的魂恰到好處的顯現了出來。
“好!”葉宓函拍著手大聲的喊著,葉老爺子和演奏的老人上臺對著觀眾席鞠躬。儘管觀眾席上只有宓函一個輩但規矩還是要有的。
宓函繞到後臺看著正在換裝的葉老爺子,又回頭看著鏡子前面擺著的胭脂水粉。宓函坐在鏡子前,悉數著不同的油彩顏色。
“怎麼,我們的宓函也要試試?”葉老爺子頂著沉重的頭飾,臉上的油彩還沒來得及褪去,眼角的紅色延伸到髮際線,妖嬈而不失扮演角色的特點。
“可以嗎?”葉宓函抬起頭,臉頰上有些紅紅的。
“可以啊”葉老爺子用有些粗糙的大手摩梭著宓函的頭,“那我們的宓函想扮成誰啊?”
“……《霸王別姬》……”宓函把包按在腿上,“因為時候看哥哥的電影就是《霸王別姬》所以宓函也想試一試……”
“好”葉老爺子勾起唇,輕聲應道。
宓函老老實實的坐在椅子上,葉老爺子的手指按壓在宓函的面板上,很輕柔,很舒服。宓函挺直腰背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葉老爺子有些失笑但是瞥了瞥宓函嚴肅認真的樣子又強壓著忍住了。
“都快睡著了吧你”葉老爺子看著昏昏入睡的宓函調侃道。
“本來緊張到不行,但是太舒服了……就忍不住……”
“好了,看看吧”葉老爺子把最後的水彩塗在宓函的臉上。
宓函看著鏡子裡的自己,感覺恍如隔世。宓函對著鏡子裡也同時看著她的葉老爺子勾了勾唇,宓函的眼眶中湧動著水光。葉老爺子找出虞姬扮相的服裝,廢了半勁兒才穿上身。宓函學著葉老爺子教她的站姿,此時的她下系裙子,外穿魚鱗甲,繫腰箍,縹帯,上披珠串改良雲肩,黃色繡花斗篷,彩鞋,彩襪。除了神色其他的都相近與虞姬在京劇裡的扮相,葉老爺子看著孫女認真的樣子,有些會心的笑了起來。
“如果從學習的話,你現在也許就是個京劇演員……”葉老爺子不經意之間把心裡想的話了出來。
“……”宓函沒有話只是盯著腳上的那雙彩鞋。
“不過啊,我們的宓函也很厲害,能夠寫出好的文章……”葉老爺子忽然意識到自己錯了話立馬更改了過來。
“爺爺,爸爸為什麼沒有學京劇啊……”宓函抬起頭看著葉老爺子,葉老爺子的目光有些閃躲,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宓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