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陣陣,萬物復甦,待林木豐茂以後,最先復甦的不是鳥雀鱗蟲,而是那黃腹赤眼的蝗蟲!

風和日麗的午後,栽種在城外的桃花盡皆盛開,友人三三兩兩,結伴在此處遊玩。

有吟詩作對的,也有玩起曲水流觴的,一派祥和景象。

歡聲笑語在桃花林之間流淌,突有嗡嗡隆隆聲響,從遠處荒野傳來。

“快看,那是什麼?!”

聲響初時微弱,隨著時間推移越發震耳欲聾,更有一團黃霧從地平線上騰昇,往天穹彌散,似有遮天之勢。

過了幾息,黃霧離得更近些,就能看到那霧氣原是一隻只四寸長的赤眼飛蝗!

這幾息功夫,飛蝗便逼近許多,嗡嗡隆隆之聲充塞天地間。

黃霧過處,豐茂林木盡皆化作枯樹一般,不見一絲綠意!

很快飛蝗群就衝上天穹,晴朗午後一下變得昏暗不明,一層層飛蝗疊加,便是浩浩大日也被遮蔽不見!

赤眼飛蝗並非尋常蝗蟲,而是為災氣所化,不曾為人族涉足的無際荒野,一望無際的綠意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速消失。

此消彼長,綠意不斷消減,飛蝗聚集而成的黃霧則瘋狂增長。

災氣所化災獸不能以常理判斷,吃下足夠草木,不需交配,便能產卵,新生蝗卵落在土地中,更會奪走地氣,叫大地乾涸,是為旱災!

“快,快跑啊,蝗蟲過來了!”

桃花林中的遊人四散而逃,不怪他們這般驚慌,四寸大的飛蝗足有拳頭大,百數只一擁而上,便是碗口大的木頭也要被撞得四分五裂,更遑論孱弱人體了。

只是人的步伐哪裡比得上振翅而飛的飛蝗,片刻功夫,黃霧便席捲到跟前。

眼看這些遊人難逃一劫時,廣安城中,突有綿泊青光衝上天際。

青光翻湧成一畝青霞,其上正有一尊神只端立其上,周身閃耀青霞神光。

“攘災!”

“攘災!”

第一聲是神威浩蕩,第二聲卻有萬民呼喊之聲。

九州大地皆有蝗卵,青州飛蝗出世,其他州府一樣難逃此劫!

隨著沉岱心念一動,神力狂湧,周身青霞神光越發熾亮。

有諸多攘災驅魔之景象在周遭顯化。

這些景象正是歷代修行攘災術的修士四處奔波驅除災禍的記錄與見證。

或許他們都被歲月沖刷磨去記錄,但是人道不會忘記他們的功績,盡皆印入攘災術中。

每逢災劫,運轉攘災術,過往先賢之身跡自會浮出水面。

有這些景象氣機加持,攘災術也會越發玄奇高妙!

青霞神光積蓄到頂點,勐的往外間發散出去。

“人道敕令,攘災解難!”

神光迅速趕到桃花林之前,並迅速遠去。

張牙舞爪的赤眼飛蝗群,在神光掃過以後,若下雨一般,紛紛揚揚從天際落下。

災獸在攘災術跟前,竟是毫無反抗之力!

“得救了,得救了,拜謝狐生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