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朝,靖元二十年。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風和日麗,春風送暖,正是適宜婚嫁的好時節。

三月初六是難得一見的好日子。

天剛見亮,京城長寧街上已經擠滿了人。

百姓們簇擁在道路兩旁,伸長脖子爭相看遠處緩緩而來的迎親隊伍。

“京城好久沒這麼熱鬧過了!”

“是啊!唐家小姐真是好福氣,先被皇上冊封縣主,又被賜婚給太子,一躍成為太子妃!嘖嘖!”

“人家可是鎮北大將軍唯一的女兒,大將軍駐守邊疆二十餘年,去年又打了場大勝仗,戰功赫赫,他的女兒獲如此殊榮也是理所應當!”

“可不是,去年西北那邊實在兇險,還好有唐將軍……”

“聽說唐將軍父子齊上陣,以一敵百,當真是英勇無敵”

“我也聽說了……”

迎親隊伍逐漸靠近,百姓的議論很快淹沒在吹打鼓樂裡。

大家連忙收起八卦,一邊細看,一邊嘖嘖稱讚。

“真好看啊!”

“可不是?!”

太子妃的轎輿是一頂十六人抬的花轎。

上頂臥著一隻紫檀木雕刻而成的鳳凰,帷幔是杏黃色錦緞,繡有姿態各異的百鳥,四圍八角皆垂有紫金八寶流蘇。

映著旭日東昇的朝陽,整座花轎散發著絲絲縷縷的金光,尊貴無比。

除了抬花轎的十六人外。

另有二十四名內廷侍衛前後護駕,二十四名宮女太監左右隨侍,二十四名內廷司樂伴駕演奏。

加上後邊一眼望不到頭的嫁妝,這一行堪稱十里紅妝。

作為當朝太子妃,未來的一國之母。

這樣的迎親儀仗幾乎是除皇后這個正牌國母以外的最高規格。

京城裡大家閨秀小家碧玉,無不心馳神往。

路邊大姑娘小媳婦這些親眼所見的,更是雙眼冒火,只恨不得把裡邊的人換成自己才好。

然而,就是這樣讓天下女人羨慕嫉妒恨的姻緣。

它的正主唐宛凝,卻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

此刻,她正無力地靠在轎壁上,一雙漂亮的丹鳳眼低低地垂著,神情懨懨。

她不想嫁給太子,更不想當什麼太子妃。

理由很簡單:

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