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門分局刑偵大隊的效率還是很高的,很快,有關朱海『潮』的情況,就匯總到了專案組。

這個專案組,要算是相當特別了。

名義上案子還是有南門分局刑偵大隊負責,專案組組長由谷帥親自擔任,副組長是邢副大隊長。實際上,具體的工作都是由老邢負責。

但這個專案組還有許多大牌的編外成員,衛博教授,李作勇副總隊長,滕文盛副局長,王為,白嬌嬌都在其列。

衛博教授知會省廳,調整了自己的行程,決定在天南多待一段時間。

對此,省廳表示了熱烈的歡迎。

但私下裡,卻很緊張地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像衛博教授這樣的大專家,時間真的相當緊張,日程安排得極其緊湊,不要說耽誤一天,有時甚至一個小時都耽誤不得,現在忽然改變決定,要在天南多待一段時間,省

廳當然要搞清楚原因。

好在原因並不複雜,衛博教授是因為一個“投毒案”決定留下來的。

省廳馬上對這個案子本身表示了足夠的重視,明確要求雲都市局切實掌控案件進度,發現有意外情況,第一時間向省廳報告。

不管衛博教授是否出於私人原因忽然對這樣一個案子如此關注,他的身份擺在那裡,省廳不能不“嚴陣以待”,決不允許“陰溝裡翻船”。

對這一切,衛博教授或許知道,或許不知道,反正沒怎麼在意。

歸根到底,他還是知識分子本『色』,只關心案件本身。

省廳的人緊張也好,不緊張也罷,都和他不相關。

這樣一個原本連立案資格都不一定有的所謂“投毒案”,忽然就受到了空前的重視。

其實,細論起來,就算王為的推理成為事實,這也是殺人案,不是投毒案。

不管從哪個方面看,朱海『潮』都是這個時代最標準的商人。

他出身草莽。雖然不能和邊城的唐威,雲都五里塘的於晉相提並論,但以前的身份著實不怎麼高貴。資料顯示,朱海『潮』還是有工作單位的,在一個街道工廠上班。不過是街道工廠有名

的刺頭,還被推薦到派出所幹過一段時間的聯防隊員。後來因為犯了錯誤,被派出所退回原單位。

這時候的原單位,那個街道辦的小廠,早已瀕臨破產邊緣,大批職工下崗。

於是朱海『潮』開始折騰。

按照他自己的話來說,是為了挽救工廠而奮鬥。

這傢伙可能還是個文藝愛好者呢,至少也有文青的潛質。

朱海『潮』的“奮鬥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充滿了曲折。

他是南門區第一個辦“洗浴中心”的老闆。因為這個東西足夠吸引人,來錢也快,朱海『潮』很快就掘到了第一桶金。但在這個過程中,他也受到了好幾次打擊。

這當兒,他曾經聯防隊員的身份就起作用了,使出渾身解數,總算把事情一一擺平。

在這個原始積累的階段,朱海『潮』碰到的第一個“強敵”並不是派出所和公安分局,而是他的同行。

看到洗浴中心生意那麼火爆,那麼來錢,自然會有人不淡定的,能折騰會折騰的,又不止朱海『潮』一個。“能人”多的是。

同行相忌。

和後世的公平競爭不一樣,八九十年代,“公平競爭”的觀念遠遠不曾深入人心,尤其是最底層這種見不得光的行業之間進行的競爭,更是充滿著暴戾和血腥。

朱海『潮』不是什麼善男信女,他的競爭對手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