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經此一別(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寵的書房,荀爽坐在對面,劉寵將煮好的薑茶盛了一杯,雙手舉著恭敬地遞到荀爽的面前。荀爽抬手接了過去,將杯子放在唇下吹了兩下,然後輕輕地抿了抿,再將杯子放到面前的案几上。
然後劉寵就露出了他的獠牙,然後荀爽就大呼被自己女兒女婿給坑了。
劉寵不知道荀採小姐姐用了什麼辦法把荀爽誆到了洛陽。總之是書信送出去沒幾日,荀爽就到了,看這樣子就是按最快的速度趕到洛陽的。
“小婿有一不情之請,想表奏朝廷請老泰山出任代郡太守,不知道老泰山意下如何?”
“賢胥莫不是說笑了,老夫無心出仕這你是知道的。”
“此一節小婿自是知曉,不過小婿大戰鮮卑所獲利益大多已安置在了代郡。此中尚有潁川鍾氏、河東衛氏,關係盤根錯節,想來只有老泰山的名望能鎮住局面。將代郡事務託付給老泰山,小婿才好安心前往東萊赴任。”
“賢胥何不表奏朝廷另選賢能治理代郡!?”
“老泰山當知道,如今朝廷宦官干政,黨爭愈烈,內外以收刮為能事。代郡地處北疆,與鮮卑接壤,倘若朝廷所任非人,激起邊疆民怨,鮮卑定會趁虛而入。如此一來,小婿在代郡佈置化為烏有是小,而北地百姓將再遭兵戈之禍。老泰山乃當世大儒,賢名播於四海,深知聖人教誨,能護一方百姓之安寧,豈非老泰山平生所願?如此亦不負聖人之言。”劉寵見自己這老岳父油鹽不進,只好披肝瀝膽,苦口婆心地連激帶捧,以求老岳父能點頭應承。
可是有其父必有其女,荀採小姐姐本就是個性格執拗的人,這點父女倆倒是很相像的。要說荀爽在劉寵這一番說辭下沒有一絲想法是假的,不過想想如今的朝廷,荀爽是說什麼也不願捲入黨爭,自汙名聲的,所以還是罷了。
“……老夫在家著書立說,傳聖人經典,亦不負聖人教誨……賢胥請勿再言。”荀爽態度很堅決,拒絕得也很乾脆。
“這……”劉寵根本沒想到這老岳父半分面子都不給,怎麼辦?要不然學學劉備那個大耳賊,說理說不通,只能試試大耳賊這招了看有沒有效了。要是大耳賊這招還是沒用,那要怎樣才能說服這個老頑固呢?!
“嗚嗚嗚……老泰山不出,奈北地蒼生何……”劉寵避席重重地跪到荀爽的面前,稍稍醞釀了一下情緒,然後就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學著劉大耳的樣子痛哭了起來,一邊痛苦還一邊繼續說,“小婿身邊所親近之人能託付大事的,如今只有老泰山了。若老泰山不助小婿,小婿此番前往東海前途未卜,若有個萬一,將來要是能為採兒留下一片產業,以繼我劉氏香火,小婿也就瞑目了。可老泰山不出,小婿大戰鮮卑的鮮血也就白流了,請老泰山切勿推辭。”
“這……”荀爽一愣,本來看劉寵哭得這麼傷心,荀爽哪能不動容,好歹再怎麼說也是自己的女婿。再聽劉寵一番話,情真意切不似作假,特別是劉寵提到自己的女兒。
眼看劉寵身邊新收的那個鮮卑公主都有身孕了,而且眼看要不了幾個月就要生了,可自己的女兒肚子一直沒有動靜。要是這個鮮卑公主生下個兒子,再怎麼說這也是劉寵的長子,而且鮮卑公主身份門第一點不比荀氏低,雖說是被劉寵俘虜的,可鮮卑公主的血脈擺在那兒呀。或許是有了子女之後為人父母的多數時候都會為子女考慮吧,荀爽不禁想到女兒在劉府的處境。女兒一直沒有子嗣這讓荀爽這個做父親的都很著急了,倘若現在女婿求到自己頭上,自己一點忙都不幫,那女婿又會如何對待自己女兒呢?況且這次本來就是女兒寫信把自己叫到洛陽的,看眼下這樣子,估計是女兒和女婿早就商量好了的。荀爽不禁心裡感嘆:真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啊,現在竟然連自己這個父親都敢算計了。
劉寵說完那番話就一直以請求的眼神望著荀爽,看到荀爽臉色不斷變化,劉寵知道自己是把荀爽說動了。於是繼續添上一把火,說道:“老泰山若一心想要著書立說,小婿可派一得力之人助老泰山處理代郡各項政務。此人出身幽州,隨小婿血戰鮮卑,定能輔助老泰山,替老泰山分憂。”
荀爽見女婿都替自己考慮了這麼多,又想到自己女兒的處境,畢竟是為人父母,最終還是心軟了,“賢胥既然為老夫考慮得如此周祥,那老夫便答應你了。”
“多謝老泰山。”劉寵又重重地磕了一個頭,鄭重地向荀爽拜謝。
“快起來。”荀爽也彎下腰,將劉寵扶了起來。這一幕要是被外人看到了,肯定會贊一番翁婿相得。
喝完了茶,說完了事,荀爽起身,劉寵相送。
“賢胥,要抓緊和採兒要個孩子啊。”書房門口,荀爽還是忍不住把自己憋了許久的這句話說了出來。
劉寵一愣,難道荀爽剛才之所以答應自己,並不是因為自己的“演技”,而是因為他的女兒?!荀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難道荀爽是要告訴自己“我之所以幫你,是為了我以後的外孫,你們要是不生個兒子,老夫隨時可以撂挑子回家寫書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要是荀爽知道劉寵心裡這個猜想,不知道會不會懟一句:你心裡的戲太多!?不過荀爽肯定會點點頭,“你小子還算明白,這個猜測雖不中亦不遠矣。”
——————
劉寵宅院靠著人工湖的一處花園,劉寵正陪著有身孕的鮮卑小公主散步,小公主在府中的好姐妹羅敷也陪伴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