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一番對劉寵的朝堂會審,可結果卻讓百官跌破了眼鏡,最終被處罰的竟然是黨人和宦官。百官這才意識到劉寵此時的力量,連宦官和黨人都能撼動,可百官想錯了。本來以為這件事就應該告一段落了,可百官又錯了,這件事還沒完呢。

袁隗、楊賜、趙忠、田晏、臧旻、夏育這些人被靈帝下旨處理的人被執戟郎中帶出了崇德殿,朝堂又恢復了寧靜。

彌加和闕機這兩個鮮卑使者,看著漢庭朝堂的連翻變故,完全是應接不暇。

不是要拿漢朝罪犯徵北大將軍的人頭嗎?但看樣子好像這個漢朝罪犯現在佔了上風,那接下來要怎樣才能完成最後的任務呢?二人交換著眼神不斷地在想著辦法,可還沒等到二人想出辦法,讓二人意想不到的事又發生了。

只見這個漢朝罪犯站了出來對他們漢朝皇帝說道:“陛下,聽聞陛下已經答應了下嫁公主到鮮卑和親,還答應了鮮卑國書提出來的那一堆無恥條件,罪臣以為不妥,還望陛下收回旨意。”

靈帝聽了心想也是,說道:“鮮卑居然長了狗膽,居然連朕都敢恫嚇欺騙,要不是朕的皇弟,險些就被你們的陰謀得逞了。”

“陛下英明。”劉寵拍了個馬屁,轉頭又對彌加和闕機說道,“二位使者大人,檀石槐大首領的妻妾、子女和鮮卑的將領、牧民就留在大漢好好學習我大漢的文化和禮儀吧,等什麼時候學好了再放他們回鮮卑。至於下嫁公主和親,檀石槐也真是痴心妄想,我高貴的大漢公主怎麼可能下嫁到野蠻之地。而本將軍的人頭,二位使者看來是帶不回去了。”

劉寵在這兒嬉笑彌加和闕機的時候,一個異變將劉寵雷得外焦裡嫩。

事情是張讓站出來向靈帝表達了一下閹黨的意見。自從洛陽輿論突變之後,閹黨除了剛才趙忠站出來認罪之外,一直沒有在這一系列的大大小小的事件上表過任何態。黨人還以為宦官勢微了,可袁隗和楊賜的倒臺才讓他們看清楚了宦官這是積蓄了力量務求一擊必中啊。

“陛下,奴婢有一言不知當不當講?”

靈帝聽張讓有話說,再看張讓的態度,心裡還是挺滿意的,這個阿父就是這樣,在朝堂上有什麼大事都會事先請求自己的意見,“阿父有何話說?”

“陛下,田晏、臧旻、夏育這些罪將已經領罪,趙忠、袁隗、楊賜這些人也受到了應有的處罰,可大將軍作為三軍主將,沒理由不承擔罪責啊。”

“這……”靈帝一愣,他完全沒想過要治這個皇弟的罪,畢竟現在看來北征的大戰是大漢贏了,有此戰功,靈帝還想重用這個皇弟呢。

就在靈帝猶豫的時候,黨人們看宦官這是要繼續對付劉寵啊,這還不趕緊抓住機會落井下石,甚至踩上一腳啊,於是紛紛站出來附議。

靈帝再環視大殿,此時朝堂上除了太學祭酒蔡邕、黃門侍郎荀攸、太尉橋玄、執金吾國丈宋豐沒有附議之外,滿朝大臣都支援張讓問罪劉寵。這讓靈帝感到如山般的壓力,看來黨人大佬下臺了,自己並沒有如想象中的那般得心應手啊。

劉寵也大感意外,沒想到最後給自己一擊的竟然是閹黨!想想也是,導致這次三路大軍出塞大敗的相關大臣將領都被問罪了,而自己這個北征主將,再怎麼說也會有連帶責任。想想也是的,自己先前還以為這道風波就這麼過了,看來還是自己太年輕、太天真。

靈帝見勢也只能一臉難色的問張讓,“阿父以為大將軍該當何罪?”

“回稟陛下,三路大軍出塞敗北而歸,無論此中有何隱情,大將軍身為主將是罪責難逃的。但念大將軍有奇襲王庭、血戰鮮卑之功,倒可從輕發落,貶官即可。”

張讓說完,劉寵心裡不禁鄙視:你會有這麼好心?!為自己說情,只讓自己貶個官?!

“那阿父以為該貶為何官職?”

“奴婢得知青州東萊郡太守坐罪罷職,方今無人替補,正好讓大將軍繼任東萊太守一職。”

黨人們一聽,立時明白張讓此舉的用意了,各個喜笑顏開的站出來繼續附議。你劉寵不是扳倒了我黨人的兩位大佬嗎,沒想到因果報應來得這麼快吧,閹黨要把你趕出洛陽,東萊距洛陽三千多里,你以後就好好的呆在東海打漁吧。

我去,閹黨這是要把自己趕出洛陽權力中心啊,劉寵也一下子明白過來了。

東萊郡,也就是山東半島,距離洛陽三千多里,以這時候的交通,從洛陽到東萊至少得兩三個月。讓自己去任職東萊太守,這不是相當於把自己流放東海了嗎?!

閹黨果然歹毒,抓住機會拿下了黨人的兩員大佬,又要趁機把自己流放三千里。

此時,劉寵真的有些心灰意冷了,鬥來鬥去,大漢沒有見得越來越好,自己在洛陽這幾年爭來爭去,也沒爭到什麼,也沒改變什。東萊郡啊,山東半島那個東海邊上的小郡啊,也好,遠離朝堂,遠離中原,說不定到時候就可以逃脫被袁術派出刺客殺死的命運了吧,畢竟到時候袁術的勢力在中原和淮南,他沒事不會派刺客跑那麼遠去刺殺自己吧。也好,以後亂世來了,自己就在東海守著這個小郡,坐看天下風雲變幻,坐等天下重歸一統。

靈帝見內官和大臣們都一致贊同張讓的意見,將劉寵貶往東萊郡任太守,看著劉寵也沒有要出言辯駁。不過靈帝和劉寵心裡都知道,這種滿朝文武眾口一詞的局面,不管是自己做什麼都不可能有任何改變的。

靈帝最終只能心不甘情不願地宣佈,“既如此,就依阿父和大臣們的意見,貶大將軍為東萊郡太守。”

這個結果一宣佈,黨人們完全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一個個已經眉開眼笑的在朝堂上交換著情緒了,就只差出了朝堂大肆慶賀一番了。而荀攸、蔡邕、橋玄、宋豐這些朝臣都顯得有些垂頭喪氣。

就是這個結果了嗎?劉寵心中不禁在自問自答,那好吧,也總算可以鬆口氣了,以後就去東海打漁了。

劉寵目光在大殿中掃了一圈,洛陽這個朝堂看來自己就要離開了,說不定下次見你的時候,你已經是一片灰燼了。

正當劉寵收回目光的時候,正好與張讓的目光碰到了一起,張讓正好給自己遞了個眼色,那意思似乎在說:相交一場,我這也是仁至義盡了!

好吧,你仁至義盡了,那一切都這麼結束吧。

可是,這一切並沒有結束。

喜歡三國之興漢封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興漢封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