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于禁並沒有趁他病要他命,而是在鄂縣修築水寨、船塢,準備固守鄂縣、下雉。

于禁接到劉寵的命令,讓他擴建鄂縣城池,並把鄂縣更名為“武昌”,要把武昌建成豫州兵插在荊州境內的一座重鎮。更要把武昌建成一座與南昌齊名的大都會,畢竟鄂縣、下雉的資源擺在那裡。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所以一旦把武昌建設起來,武昌也會成為繼南陽、南昌之後的冶煉鑄造和軍械製作重地,以後豫州的銅鐵、軍械又會迎來一次高速增長。

至於劉寵為什麼沒讓于禁趁勝直入漢水,攻取樊城擒拿劉備?

畢竟事有輕重緩急,劉寵眼下的用兵重點在於江東,這時候不適合再招一個強敵。

劉表雖然折了牙,但也還是一頭荊襄猛虎。雖然荊州水師覆沒,但地上還有不少步卒,要想在此時橫掃荊襄,劉寵需要從豫州調派更多的兵馬投入荊州戰場。

要是一旦開闢了荊州戰場,就相當於劉寵同時與袁紹、劉表、孫策開戰。劉寵親自領兵南下的同時,東萊水師中的管承部已經奉命北上襲擾袁紹的後方了。

所以劉寵不可能在這時候與劉表正式開戰,于禁這一波攻勢已經足夠讓劉表清醒清醒了。至於後面的事,就等經濟制裁之後再說吧。

畢竟有經濟戰在前,到時候荊州上下民心躁動,待平定江東以後,再對荊州訴諸於武力,對荊州世家豪族和文武一邊拉攏一邊打壓,然後再取荊州比現在就和劉表開戰更合適。

所以劉寵就讓于禁建設、開發武昌,讓他守住大江中游,再讓東萊水師巡遊長江,確保整個長江中下游都控制在東萊水師的手上。

……

于禁目光炯炯望著濤濤江水。

良久,于禁才轉頭對身旁的周泰、蔣欽說道:“本將奉主公之命要留在武昌城,自此本將手下的水師就要一分為三了,其中之一駐守柴桑,一支駐守武昌,另一支本將就交給你二人,就由你二人率領這支水師巡遊大江,以保大江水道暢通。”

蔣欽、周泰聞言大喜,他二人不是東萊水師的嫡系,沒想到于禁竟將如此重任交到他二人的肩上。

二人心中很是竊喜,深感投奔東萊水師的選擇是這輩子幹的最對的事。

本來他二人都是九江人,身為同鄉的兩個傢伙經常在長江、巢湖幹些水上買賣,和過去的甘寧沒什麼區別,唯獨不一樣的是他二人的名頭沒有“錦帆賊”那麼響亮。

自從孫策、周瑜席捲豫章、丹陽形成橫掃江東之勢後,蔣欽、周泰也為將來的命運感到擔憂,萬一真讓孫策、周瑜一統江東,那他們這些山賊水匪將來也不會有好下場,不如索性早點去投奔,到時候還可以混個資歷。

但二人後來卻聽到東萊水師在丹徒大敗周瑜,二人不禁也對東萊水師生出了好奇。

後來東萊水師溯江而上,到彭蠡澤與劉寵會合的時候,蔣欽、周泰遠遠望到東萊水師的戰船,兩顆心就被那些戰船吸走了。

後來蔣欽、周泰就果斷棄了投孫策的念頭,轉而選擇投奔東萊水師,想想能操弄東萊水師那種戰艦,二人就感到興奮。

于禁見二人來投,在試了一番二人的水戰本事和身手之後,就很愉快地把兩人收下了,畢竟這兩個傢伙把于禁手下最能打的大將都擊敗了,所以于禁就把二人帶在了身邊。

在攻打柴桑的水戰中,于禁更是讓二人做了先鋒,二人還不負于禁之望,兩人聯手先登攻入了柴桑水寨。

所以無論從水戰還是勇武,以及忠心,蔣欽、周泰都透過了于禁的考驗。

因此于禁才敢把迅遊長江的重任交到他二人的手上。

喜歡三國之興漢封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興漢封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