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將軍且看,若劉寵果真只帶兩萬兵前來,就憑這點人馬又如何能奪取徐州。”郭嘉回答完曹仁的話,又對曹操說道:“主公,若郭嘉所料不差,劉寵只是為剿滅闕宣,收復魯國而來,之所以會救援陶謙,只怕是適逢其會罷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正當郭嘉說完,守衛曹操大帳的親兵大將夏侯恩就闖了進來,走到曹操面前,說道:啟稟主公,劉寵、劉備遣使下書,末將不敢耽擱,請主公過目。

夏侯恩說完,就將手中的兩封書信遞給了曹操。雖然夏侯恩在這種軍議大會之時,未經奏報就闖了進來,實在是無禮。但這種情況下,曹操又如何好怪罪。反而覺得夏侯恩見事明斷,有大將之才。

曹操接過兩封書信,先是看到劉備在信中對他曹操是多有恭維譏諷之言。而且言語中也是威脅他曹操,讓他曹操早日退兵。說什麼陶謙仁義君子,他曹操狼子野心,在徐州造下滔天殺戮,早晚必遭天譴。

曹操看完劉備的書信,心中既是氣憤又是不屑,一把就將劉備的書信扔在了地上。

再看劉寵的書信,曹操一面看就一面露出了笑容。卻是劉寵在書信中談了一些二人在洛陽的舊事。然後就是在書信中約曹操三日之後在彭城外一會,以敘往日舊情。

這時,郭嘉已經撿起地上那封劉備的書信看完了,曹操便將手中這封劉寵的書信遞給了郭嘉。

待郭嘉看完了之後,曹操問道:“奉孝以為如何?”

曹操這話自然是問郭嘉如何看待劉寵與劉備這兩封信,郭嘉答道:“主公,劉備雖有英雄之志,但眼下不足為慮,觀其麾下除了關羽、張飛以外,是缺兵少將。主公可慮者乃是劉寵,雖說劉寵在書信中對魯國、徐州之事隻字未提,只是請主公前去相會敘舊,但這才是最可怕的。”

“祭酒大人這話何意?”郭嘉說完,曹仁又問了一句。

“曹仁將軍莫非看不出來,劉寵既未彰顯其心,自是讓我等不可捉摸,究竟劉寵此來意在徐州?還是魯國?我等皆是不知。難道曹仁將軍不覺得可怕嗎?”

“祭酒大人方才不是言道,那劉寵無意徐州,只是為魯國而來嗎?”曹仁又反問了一句。

“此一時彼一時啊,其兵雖少,但其意不明,真叫人無可捉摸啊!”

“奉孝說的對,雖說劉寵看起來不像是要圖謀徐州,可既然邀我相會,那就不能全然斷定他無意徐州,否則就不必領兵前來救援陶謙……既然無可捉摸,那三日後見了他就可一探究竟,我等就不必在此費神,還是先商議如何攻取彭城,如何應對劉寵吧。”

曹操這番話說完,曹洪就搶先說道:“主公,依末將之見,主公萬不可與劉寵相會,萬一劉寵有加害主公之意,主公前去赴會就會有危險。”

“主公,曹洪說的對,那劉寵身邊可有許褚、典韋那等猛將,若是有歹心,只怕到時凶多吉少啊。”

對曹仁和曹洪的話,曹操和郭嘉心中都明白,確實如同二人所說,劉寵身邊的那幾個猛將,可以說曹操手下無人可敵。唯獨有個夏侯淵有可能與那幾個猛將戰上幾陣,可這時夏侯淵還在東海……

“難道劉寵給三日之期,就是有意讓我召回夏侯淵!?”

曹操想到這個可能的時候,郭嘉也出言道:“主公,不如將夏侯淵將軍召回,到時主公讓夏侯淵將軍陪同主公前往,同時主公也可多帶勇將,如此即使劉寵有加害主公之心,想必諸將定能保主公無虞。”

“哈哈哈……怕是多慮了,我自年輕之時就與劉寵在洛陽相識,我與他交情非淺,深知他不是那種人……不過奉孝說的對,還是把夏侯淵召回來吧。”

……

彭城外面,陶謙與徐州兵將,還有劉備、關羽、張飛都在城上遙遙望見劉寵與曹操在城下相會。

自劉備領兵進入彭城之後,陶謙心中大喜,還以為是劉備擊退了曹操,當下陶謙就讓糜竺取來徐州牧的印綬,言道將徐州讓與劉備。這下可把徐州文武嚇得不輕,不管劉備對徐州是有意還是無意,總之這時候他不可能接過陶謙手中的大印。

劉備推辭之後,陶謙也得知了訊息,說是豫州牧劉寵領兵襲取了曹操的營寨,曹操只好遠遁重新覓地安營去了。

陶謙得知還有劉寵這一路救兵,更是喜不自勝,本來近乎腐朽的病體似乎是煥發了生機一般,一下子就好似年輕了十歲。而此時正在宴席上享受著徐州文武感激之情的劉備卻尷尬了,心中對劉寵的恨意頓時湧了出來。

然後,劉備就站出來對陶謙說,他可修書一封,勸曹操退兵。

對劉備此言,大喜中的陶謙自然無不應允,若劉備真能勸退曹操,那真是徐州之福。

不過就在陶謙與劉備翹首盼著曹操退兵的時候,守城的曹豹稟報陶謙,說劉寵與曹操在彭城外會面了。

這下不說陶謙,就是劉備也想立即趕到城上看個究竟!

喜歡三國之興漢封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興漢封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