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雲集,這種情況誰都想借機露個臉,但誰也不敢邁出第一步。不說站著的那些都伯以上的將領誰也不比誰差,可前面還有坐著的謀士大將。所以劉寵讓眾人暢所欲言,反而一時間沒一個人站出來說話。

劉寵也愣神了,原本以為麾下人才濟濟,這時候應該是各個爭先恐後在自己面前展現才華才對,卻不想竟無一人站出來。

劉寵只好把目光投向董昭和賈詡,畢竟這二人是此次伐袁的軍師,那就讓他倆先起個頭吧。

“文和先生,不知先生有何破袁妙計?”

自賈詡說動張濟棄董承而助劉寵,在許都平定以後,“宣義將軍”賈詡加“中散大夫”參議朝政,自此“毒士”也正式邁入朝堂,成為劉寵麾下謀士團的一員。

不過自賈詡投效以來,無論是在朝堂還是太尉府,賈詡都未曾向劉寵獻過什麼計策,但“毒士”的智謀擺在那裡,所以此次伐袁,劉寵索性拜賈詡為軍師。

想來賈詡之所以經常閉口無言,或許是因為他那些“黑歷史”,想要自保吧。畢竟毒士向來講的就是“謀事先謀己”,而且這位毒士也可以說是把道家的“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發揮到了極致。

但是劉寵不願意看到毒士因自保而埋沒了他才能,在我劉寵帳下無須顧忌再三,有能力盡情發揮就好。再說賈詡要是一味想著自保,那不是浪費了這麼一個難得一遇的“良平之才”,“不行,即便賈詡只剩下一把老骨頭,也要從裡面榨幾滴油出來……會不會因為壓迫太狠把人逼走了?!嗬,笑話,我是那種會壓迫別人的人嗎!毒士一定會笑著向我效勞的,不信就走著瞧!”

卻見賈詡聞言之後起身拱手說道:“回主公,以我軍如此堂堂威武之師,何須設計破敵,大可以以碾壓之勢橫掃袁軍。一旦在潁川滅掉袁軍主力,主公揮師入南陽,百姓定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南陽苦袁久矣。”

啪啪啪!

聽到了嗎?這就是打臉的聲音。

說好把賈詡身上的老骨頭榨出幾滴油的,可看看人家賈詡,獻策了嗎?獻了。獻了什麼良策?好像,好像沒有。以堂堂之師正面決戰,這也叫良策!?但是人家把話說的多好聽,聽聽,“百姓苦袁久矣”,“主公揮師入南陽,百姓定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就這些話,劉寵想發一發小暴脾氣都發不起來啊。

而且賈詡這話說完,明顯看到連同董昭在內,有不少文武將官都在頷首點頭。

“文和先生有無其他良策?!”

看到劉寵以銳利的眼光盯著自己,賈詡心裡苦啊,心說帳下這麼多謀士大將,主公為何就單單咬著自己呢?!這不“科學”啊。

“好你個賈文和,在我帳下消極怠工,你是想都別想,你要是不說出個子醜寅卯來,看我怎麼修理你!”

賈詡似乎也從劉寵的目光中看出了他的心思,在動了幾下眉頭以後,接著說道:“兵法有云‘奇正相合’,要說堂堂之師乃正,那主公不妨再設一支奇兵。”

“呃,願聞其詳。”

果然人的潛力都是逼出來的,要是輕易放過了賈詡,哪裡還有後面這句話。

“主公,如今袁軍主力圍攻汜城,雖有大將鎮守昆陽,若主公率主力與袁軍於汜城尋機決戰,可另派兩路兵馬,一路奇襲昆陽,一路伺機殺入南陽。若取下昆陽,袁術大軍盡皆被我困於潁川,後路斷絕,若主公籌謀得當,再現‘長平之戰’也未嘗不可。”

“即便取不下昆陽,也可亂其糧道,劫其輜重,如此袁軍主力糧草不支,則久必生亂。”

“若是此路人馬奮力也不曾建功,那另一路奇兵一旦突入南陽,彼時袁軍聞知後方生亂,其軍心自潰。主公即使是不揮一刀,不發一箭,只消與袁術對峙下去,袁軍久必自散。”

包括劉寵在內,眾人聽賈詡將這奇兵之策娓娓道來,一個個是聽得連連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