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太尉府提出要入宮拜見天子,只是想試探一下豫州文武的態度,卻沒想到劉服一口就答應了。這讓劉備感到很意外,心說要見天子沒這麼容易吧,難不成這當中有什麼詭計!?

雖然劉備心中有這個老大的疑問,但劉服都答應了,而且回頭劉服與荀彧等人就擺了三公儀仗要入宮見駕,劉備也只好心懷忐忑與劉服等人一起入宮了。好在曹操也一路隨行,這才讓劉備心中稍稍有點底。不過兩人這一路上雖然都騎著馬,但也不好就近說些什麼話,畢竟周邊都是太尉府的耳目。

劉備與曹操也只能透過眼神來交流。不過劉備卻從曹操的臉上看到了一絲不安,這讓劉備更加擔憂起來,心說:莫非這趟入宮會有危險!?

……

“國舅,今日天色將晚,卻不知國舅前日許諾的諡號,至今為止宮中為何還沒有傳出旨意?”

董承現在聽到荀彧的話,看到荀彧那張臉,心裡就很不爽。

所以董承很不爽地回答荀彧,“荀令君莫非是專為此事來找天子問罪不成!?”

董承很不爽,所以開口就給荀彧蓋了一頂大帽子,喲呵,找天子問罪,誰敢,除非找死還差不多。

不過這陣仗早看得劉備心驚膽戰了。看到城上城下劍拔弩張,董承、荀彧言語中更是針鋒相對,似乎一個不好就要動起手來,這不得不讓劉備感到擔憂。畢竟他身邊只有關羽和五百“校刀手”,當然,還有孫乾,可孫乾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渣渣”能頂什麼事。

他劉備可不想受池魚之殃,萬一有個好歹,這條老命交代在這裡,那他的雄圖霸業可就化為雲煙了。他只想入宮拜見天子,好正他當今皇叔的名分。

劉備也偷偷瞅了瞅曹操的臉色,卻見曹操正一臉鄙夷地看著劉備。雖然劉備不知道曹操這神情是從何而來,但好在看到曹操顯得很淡定,他也稍微鎮定了些。

當然,曹操不會告訴劉備,他看到劉備那樣子確實在心中鄙視這個傢伙,心說你這個渣渣,你還沒見過這皇宮更可怕的場面呢

要說劉備也是當世梟雄,曾經憑微弱兵力就敢帶著關羽、張飛迎戰數萬人的黃巾軍。或許如今的劉備身份不一樣了吧,畢竟他已經是徐州牧了,或是人一旦登上了高位都會怕死吧,所以劉備自入許都以來,才會一直顯得謹小慎微。

當然,劉備這個梟雄向來都是以“惜命”而聞名。要論保命,亂世當中的梟雄還真沒幾個能比得上劉備的。試問要不是小心翼翼,又如何能在危急關頭保住自己的小命呢!

好在場面並沒有失控,劉服接過了荀彧的話,以稍顯稚嫩的聲音告訴董承,說:“國舅,請稟告天子,就說本太尉領徐州牧劉備覲見。”

“是啊,國舅,請通傳一聲,就說兗州牧曹操也有事求見天子。”

董承聽完劉服和曹操的話,心說原來是劉備來了,再從曹操的話中,董承不難聽出別的意思,嗯,既然劉備、曹操都要入宮,那也不必擔憂劉服、荀彧會因諡號之事暴起發難了。

總之,至今太尉府並沒有和“外戚黨”大打出手,並不代表董承能夠掉以輕心,所以董承對劉服、荀彧等人的防範還是很死的。雖然自上次入宮以後,兩家並沒有撕破臉,但這最多隻能讓董承稍微鬆一口氣。

……

董承下令開了宮門,劉備、曹操跟著劉服、荀彧、董昭、黃忠、許褚、典韋、荀棐等人帶著護衛魚貫而入。

很快,眾人就解劍褪履入殿拜見了劉協。

劉協聞知劉備領兵來了,心裡更加歡喜。雖然楊奉戰敗,但劉備、曹操領兵來了,而且劉備、曹操還在自己的面前,至於徐州和兗州的兵馬更是屯駐在許都城外,這讓劉協對於奪權一事更加有了信心。

自東漢立國以來,數朝天子都有借外戚或是宦官之手奪回皇權的先例。所以從長安開始,劉協就有倚重外戚的打算,畢竟那時候他身邊的宦官已經沒有多少了,除了依靠外戚和朝臣,他也不知道該倚重誰。

雖然到了許都以後,無論是劉協還是外戚和朝臣都安分了一段時間。但自從劉寵被刺客殺死以後,劉協和“外戚黨”的心思自然就活絡了。至於當初董承答應與劉寵聯手,也不過是一時的權宜之計罷了。誰會傻到真和威脅到天子的權臣聯手的,更何況他還是外戚,即便劉寵是漢室宗親,董承也不可能真心實意和他聯手。

畢竟董承手上沒有足夠的實力,他除了依靠天子的器重得到大權,也不可能像劉寵一樣,所以董承和天子才是一體的。在劉寵死後,他們自熱而然再次生出了奪回皇權的心思,而且眼前正是最佳時機。

事情進展都很順利,果然董承等人沒辜負劉協的厚望,趁亂把皇城的控制權奪了過來,以此才能和太尉府形成對峙的局面。

現在的形勢更是有利於劉協,畢竟眼下除了有外戚可以倚重,還有劉備、曹操這樣的外鎮諸侯在旁。現在劉協手上可以說是要人有人,要兵有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劉服、荀彧等人拜見劉協,劉協明顯沒有向以往那般熱情,在冷冰冰地說了句生“平身”以後,就把目光指向了劉備和曹操。

“劉卿遠道而來,一路辛苦,眼下可在許都安頓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