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遵命。”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豫州牧、陳侯、當朝太尉劉寵被袁術刺客“所殺”,長子劉服被立為世子,於靈前繼位。由於世子年幼,夫人荀採垂簾輔政。

只見荀採在對荀彧等人說這番話的舉手投足之間,已隱隱有幾分呂雉、武曌的氣勢。

……

劉服繼位以後,太尉府迅速以世子的名義,傳令豫州各郡,除了讓各郡嚴加防守和加強邊界的守衛以外,還讓各郡太守迅速領兵前來許都。

當日,在陳郡郡學的三公子劉興和在豫州書院的蔡琰、貞姬姐妹,還有顧雍也回到了太尉府。

聞聽劉寵身死,蔡琰、貞姬姐妹也是悲痛欲絕。

本來父親蔡邕的三年之喪還沒過,沒想到師兄劉寵也走了,這讓蔡琰、貞姬姐妹更有一種失去摯愛的悲痛。沒想到失去至親沒幾年,這又失去了摯愛,蔡琰、貞姬姐妹是幾次都哭暈了過去,即便是顧雍、荀採等一干親近之人如何安撫、慰導都沒用。

雖說蔡琰、貞姬姐妹與劉寵那點兒事,荀採、羅敷幾個沒一個不知道,本來荀採還想成其好事的,卻不想剛起了那個心思,蔡邕的死訊就傳來了。這樣一來,只有將這件事擱置下去了,畢竟蔡琰、貞姬姐妹自此以後要服喪三年,只能等三年以後再說了。

可哪知三年還沒到,劉寵倒是步了蔡邕的後塵。

自此天人永隔,即便是情比金堅,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要說蔡琰也是倔強,自從其父死後,蔡琰就向劉寵提出來要繼承“先父遺志”,完成蔡邕沒寫完的《東觀漢記》。

劉寵無法拒絕承受喪父之痛的蔡琰,只好答應了蔡琰的要求。然後蔡琰就帶著妹妹貞姬住進了豫州書院,自那以後,蔡琰、貞姬姐妹就在書院的藏書樓整理“皇室密檔”。然後劉寵又讓暗衛在長安“尋回”了蔡邕寫的《東觀漢記》,於是姐妹二人就在書院接著蔡邕的後面續寫漢記。

為了照顧蔡琰、貞姬姐妹,劉寵和顧雍商議之後,顧雍經過劉寵的安排,也進入了書院。自那以後,顧雍也一面在書院學習,一面看護姐妹二人。

可以說這些年蔡琰、貞姬姐妹在書院是足不出戶,要不是這次驚聞噩耗,說不定姐妹二人真要等喪期過後,劉寵帶著八抬大轎才能把姐妹二人接出來。

可世事變幻非人力所能預料,蔡琰一面悲慟,也一面責怪自己為什麼要那麼倔強!?

為什麼非要搬去書院!?

為什麼不留在府中與師兄朝夕相伴!?

……

喜歡三國之興漢封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興漢封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