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在城下被曹純等人護著,看著城上的曹操和董承,不禁為他主公的智商感到捉急。

好在沒一會兒,董承和曹操交頭接耳一番之後,董承就回話了,“也罷,那就請世子單獨入宮……”

“嗬,國舅莫不是說笑。若是世子一人入宮被國舅扣下來,那我等豈不是隻能束手就擒。”董昭再次毫不猶豫地戳破了董承與曹操的詭計。

“也好,那便請世子帶數十親衛隨行入宮。”

董承又接著補充了一句,“此乃底線,若是不妥,那隻能魚死網破!”

“國舅言重了,多謝國舅體諒,世子這便入宮覲見陛下。”荀彧說完就朝劉服點了點頭,然後劉服就打頭出馬,接著是荀彧、董昭,然後又是黃忠、許褚、典韋、荀棐、張濟、張繡、段煨等人一個個護著劉服往宮門而去。

董承在城樓上細細數了下劉服身後確實只有數十騎,也就放心下令開城放人進來了。

不過董承卻沒料到,劉服的扈從除了荀彧、董昭以外,其餘全都是豫州的猛將好手,就憑黃忠、許褚、典韋、張繡這些人,若是入宮之後要暴起發難,以董承手上那點家奴也是無濟於事。

不過劉服帶著眾人進來以後,並沒有立即奪門,而是帶著一大群護衛與董承等人踏著大道的兩側對立而行,然後兩邊人馬齊頭並進,來到了劉協所在的大殿。

劉協早就收到了劉服等人入宮的訊息,此時劉協與百官早就在大殿各自席坐候著了。

劉服與荀彧、董昭等人以臣下之禮拜見了皇帝,然後荀彧、董昭俱言劉服繼位之事,接著天子承認了劉服的世子身份,同時也並未剝奪太尉的官職。然後劉服謝過了天子的隆恩,再似模似樣地上了幾道奏疏,都是關於豫州兵馬調動和有關武將賞罰的,其中就奏請了皇帝給張濟、張繡、賈詡、段煨等人加官封賞。

這種情況下,皇帝自然是無有不準。

然後劉服又拜謝了皇帝答應賜予劉寵諡號。至此,事情也差不多完結了。於是,劉服就帶著荀彧、董昭、黃忠、典韋等人拜別了天子,一路出了皇宮。

待董承把沉重的宮門關上以後,心裡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畢竟劉服、荀彧等人並沒有暴起發難。不過曹操心裡卻納悶,因為劉服、荀彧等人拜見天子,隻字未提董承和皇宮之事,好歹典韋、荀棐二人,一個是衛尉,一個是光祿勳,兩人都是執掌宮禁和皇城的,按理說他兩入宮以後接管皇宮城防是理所應當的,但此事不止是隻字未提,而且兩人還很乾脆地隨著劉服出了皇宮。

這讓曹操心裡感到奇怪,總覺得事情沒有這麼簡單,不過一時間也想不透。難道是劉服、荀彧不願在此時爭奪皇城的兵權,從而挑起戰端!?

於是,劉服、荀彧等人往太尉府去後,曹操也告別了董承,說要到太尉府去探聽訊息,董承自然是無有不準,然後就放曹操出了皇宮。

劉服、荀彧等人此次進宮,並沒有與董承發生衝突,這讓董承心裡不止是鬆了一口氣,而且還感到自鳴得意,“看來這些世族確實是不敢向皇宮下手,此前揚言要攻城不過是嚇唬人罷了!哼,本國舅豈是嚇大的……走著瞧吧,待劉備、袁術的兵馬到了,你家國舅再回頭收拾爾等這些逆賊!”

……

曹操出了皇宮,郭嘉、曹純也鬆了一口氣,不過郭嘉馬上就朝曹操叮囑道:“主公,今日之事何等怪異,只怕荀彧等人不會就此甘休,想來荀彧、董昭是有一擊而中的後招,否則今日斷不會棄門而走。”

雖然皇宮中發生的事郭嘉暫時還不知道,但當劉服、荀彧、董昭帶著黃忠、許褚、典韋、張濟、張繡、段煨這些大將入宮以後,郭嘉手裡很是捏了一把汗,畢竟這些人是什麼貨色,郭嘉是很清楚的。正如前面所說,就憑這些人要奪門,那還不是輕而易舉。只要佔據了城門,城下的兵馬就可以蜂擁而入。如此一來,控制皇宮也不過是在舉手之間。要是換做郭嘉,郭嘉肯定會選擇這麼幹。

畢竟這種局勢下,能重新佔據皇宮,就相當於是奪回了天子的控制權。

那麼,荀彧、董昭等人放棄了這個最有可能的的行動,除了他們有更好的辦法以外,郭嘉實在想不到他們“錯失良機”的理由。

對於郭嘉的這番考量,曹操也深以為然,然後曹操也把心中的打算告訴了郭嘉,郭嘉也覺得很有必要去打探一下荀彧、董昭等人究竟在謀劃什麼?

然後曹操就帶著郭嘉、曹純回到了下榻的館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