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褚等人遠遠就望見許都被圍了,再看圍城兵馬的旗號和衣甲,不是楊奉的白波軍還能是誰。

雖說楊奉手上的白波軍只有兩三萬人,還遠不足以圍困許都。不過楊奉還是下令分兵,圍住許都四門,只是將重兵雲集在東門罷了。至於其餘三門一來是做做樣子,二來是不知道董承的內應會開哪座城門。

所以,楊奉索性在四門都佈下兵馬,一旦內應開城,那麼不論是哪道城門都立即有兵馬殺入許都奪城。

其實楊奉在半道上就收到探馬的回報,說郭太、徐晃已經開始圍剿許褚率領的豫州兵了。不久之後,楊奉又收到段煨領兵殺出、白波軍潰敗的訊息。

這時候,楊奉已經分派兵馬圍城了,所以得知郭太、徐晃戰敗,此時的楊奉想回師救援也不成了,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趕緊圍住許都。然後聯絡城中內應,或是找到守城的薄弱點,以迅速攻破許都城。

……

許都城,東門。

黃忠聞知楊奉圍城,他親自來到東門,朝城下的楊奉喊話:“楊奉,你竟敢圍攻許都,你莫不是想造反不成!?”

“黃忠,本車騎乃是奉詔勤王,識相的就趕緊開城投降。”楊奉舉著手中的黃絹聖旨朝黃忠晃盪。

黃忠見狀,心想:壞了,莫不是皇帝趁亂放了使者出城去詔外兵勤王!?

黃忠雖然心裡吃不準,但是立即就吩咐身邊的親兵,把這個訊息帶回太尉府,迅速告知荀彧等人知曉。

“楊奉,你這逆賊,竟敢偽造旨意,這可是誅殺九族的大罪,你若馬上倒戈束甲來降,本將還可向我家主公求情,對你從輕發落。”

“黃忠,你好不要臉,你主劉寵那個奸賊早已被人所殺,還敢在此誆騙於我,是欺我無知嗎!?”

楊奉說完,立即下令讓三軍鼓譟起來。

楊奉希望城中的朝臣內應們聽到動靜,能趕緊動手開城接應。因為在他與黃忠搭話的這時候,已經有一騎探馬飛來,告訴他身後出現了許褚的豫州兵,還有“段”、“徐”兩面將旗。據報,那兩面將旗下的將領正是段煨和徐晃。

得知郭太、徐晃戰敗,乃至徐晃已經投敵,楊奉是怒不可遏,恨不得回身取了徐晃那個叛賊的腦袋。

可此時若是回師迎戰,一旦城內的黃忠大舉殺出,那他就會腹背受敵。

所以楊奉不得不壓制住心裡的怒火,讓三軍大肆鼓譟。本來楊奉想立即揮師攻城,但那許都城牆上的守軍一點不比自己這邊的人少,而且許都城內的守軍至少是自己的兩倍,所以楊奉也不敢輕舉妄動。

楊奉之所以敢舉兵“勤王”,甚至敢將許都圍住,其根本還是在於城內有董承這些內應。

不過三軍大肆鼓譟了半天,許都城內的內應還是沒有動靜,這讓楊奉心急了起來。

探馬又來報,說是徐晃帶著兵馬殺過來了。

雖然包括徐晃、段煨在內,身後出現的兵馬最多隻有自己這邊的一半,但聞聽徐晃這個叛將領兵從背後殺來,楊奉心中的怒氣更甚,恨不得立即親自帶人回頭取下徐晃的腦袋。但楊奉還是知道輕重,只好先分派兵馬轉身迎敵。

徐晃從後面殺來,實際上是奉了公子劉服的命令。

眾人抵達許都,見楊奉帶著白波軍圍城,劉服與許褚、徐晃、段煨一經商議,決定讓徐晃帶著收降的白波軍扮做敗兵,以便混入圍城的白波軍中舉事。

可沒料到楊奉早就收到了郭太、徐晃戰敗的訊息。畢竟公子服還太年輕了,缺乏臨陣經驗,雖然有幾分智計,但總有疏漏之處,再加上身邊沒有謀士輔佐,這才讓徐晃送羊入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