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劉寵知道公孫瓚的來意,但不知道公孫瓚為什麼會想到與他結盟,難道他公孫瓚不知道豫州與袁術是死敵嗎?

但顯然這是天下皆知的。

要說劉寵與劉表結成了同盟,而劉表是袁紹陣營的,也就是說要論的話,劉寵也可以算是袁紹陣營的。難道他公孫瓚覺得豫州會棄袁紹而因他倒向袁術不成?

顯然,持這種看法的諸侯不少。

但自家事只有自己最清楚,劉寵雖與劉表結盟,但並不表示就是袁紹陣營的了。而且袁紹還曾以周昂為豫州刺史,明顯已經與劉寵交惡。雖然多數諸侯以為憑袁紹的名望,與豫州化解這道恩怨不是難事,但劉寵是不這麼認為的。

事實上豫州已同時與二袁交惡了,好在除了袁術以外,袁紹還沒全力對付劉寵,只派了一個周昂不痛不癢地在陳留噁心劉寵。

想來公孫瓚是瞭解劉寵為人的,畢竟曾經並肩作戰過,所以他這才敢派出使者來聯合劉寵。

……

公孫瓚派到豫州的使者陣容不可謂不強大。

王越傳達了劉寵的話,荀彧、袁徽就領著公孫瓚的使者進入了校場,劉寵在轅門下迎接。公孫瓚的正使是個年輕人,劉寵知道這個年輕人是公孫瓚的兒子公孫續,公孫瓚能將兒子派來作為出使豫州的使者,也由此可見公孫瓚對劉寵的重視。

然後副使也算是劉寵的老熟人了,也就是曾經一起出塞打過鮮卑的公孫瓚的長史關靖。

由此可見,公孫瓚對結盟豫州之事確實足夠重視。

再看公孫瓚派的護衛將領,這人白馬銀槍一身白袍,英氣逼人,不是趙雲還能是誰。要說公孫瓚麾下除了趙雲之外,哪還能找出這等人物。

公孫瓚將兒子公孫續和他的好友兼重臣長史關靖都派到豫州來了,自然要派最得力勇猛的大將隨行保護。縱觀公孫瓚麾下,能擔當此等重任的除了趙雲還能有誰。

所以劉寵這才見到了趙雲。

而且劉寵看趙雲的神情,只要是熟悉的人見了,就知道劉寵這是對趙雲垂涎欲滴了。

……

主客在轅門下見完禮之後,劉寵就領著公孫續、關靖和趙雲進了校場。

對於如何應對公孫瓚的來使,劉寵與眾謀士也早有決定。公孫瓚遣使來意不外乎是與劉寵結盟,請劉寵共同對付袁紹。但以豫州如今的局勢,一來豫州不可能大動干戈,二來豫州目前的強敵還是袁術,所以劉寵不可能應公孫瓚所請出兵。

但是這並不表示劉寵不能給公孫瓚一些其他支援。畢竟撇開與公孫瓚的交情不說,前次田疇護送樓班回烏桓繼位,公孫瓚見到劉寵的書信就毫不猶豫地派了兵馬,護送田疇一行北上。

所以劉寵是不好拒絕公孫瓚請盟的,但要是答應下來,劉寵又不能出兵,這不免有欺騙公孫瓚的意思。

雖然大爭之世,邦交欺詐屢見不鮮,但好歹劉寵與公孫瓚的交情不錯,而且又沒有直接的利害關係,所以劉寵也沒想要欺騙公孫瓚。

在一番思量之後,劉寵決意給公孫瓚一些其他方面的支援。

這也才有了在陳縣校場接見的安排。

……

公孫續、關靖、趙雲隨劉寵進入校場以後,徐榮的操練並未中止,所以在校場的隆隆鼓聲中,公孫續等人就看到行動整齊的豫州兵馬正在操練陣法。雖然就連關靖都不識得眼前徐榮操練的陣法,但這並不妨礙公孫續等人為此感到震撼。

這震撼與當初韓嵩初見豫州兵馬如出一轍。

公孫續就在劉寵身邊說道:“叔父用兵之能果然名不虛傳,小侄常聽家父講起當年隨叔父出征塞外之事,每每言道叔父的勇武,家父都欽佩不已。今日得見叔父麾下此等雄師,小侄也不由得如同家父一般,對叔父心生敬仰。”

“公子所言極是,以使君此等雄師,天下又有何人能及。”關靖這話不管是真是假,但他與公孫續在見了劉寵之後,就接連將劉寵捧起來這是事實。

或許是關靖與劉寵疏遠太久了,亦或許是關靖在公孫瓚身邊阿諛奉承習慣了,他不知道劉寵是不吃這一套的。要是關靖與公孫續想把劉寵捧得高高的,然後把劉寵捧到暈暈乎乎的時候,讓他答應與公孫瓚結盟出兵,那麼這一番籌謀定然會失算。

但表面功夫還是要做的,所以劉寵說道:“賢侄與士起先生言重了,伯圭兄有‘白馬將軍’之美譽,如今又威震河北,若論勇武與用兵,伯圭兄不在本將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