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蔡邕之死(第1/2頁)
章節報錯
董卓被亂刀砍死,當場啖其肉的大臣就不在少數;在他的殘屍被扔到城門口之後,分食其肉的長安百姓也不在少數。好在還留了一些肥肉,畢竟董胖子身上肥肉太多。然後守衛城門的軍士就捻了一根燈芯插在董卓的肚臍眼裡面,再用火石點燃用作照明。
就在董胖子的肥肉燈燭把城門口照成白晝,就在長安百姓燃起社火的一片歡騰聲中,就有這麼一個不識趣的朝臣在王允慶賀誅殺董卓的大宴上長嘆息,這個朝臣就是蔡邕。
而且這聲長嘆息,還正是在王允發表了一番激情四溢的演講之後,這番演講恰好是談剷除了董卓大漢中興有望,所以蔡邕這聲長嘆息那還得了。
總攬朝政的王允立馬就不樂意了,蔡邕見了也趕緊解釋,說只是念董卓對他略有知遇之恩,這才情不自禁稍微感嘆了一下。
要說蔡邕不解釋還好,這一解釋可以說是越描越黑了,王允當即就勃然叱之曰:“董卓國之大賊,幾傾漢室。君為王臣,所宜同忿,而懷其私遇,以忘大節!今天誅有罪,而反相傷痛,豈不共為逆哉?”
然後,就讓廷尉將蔡邕收押入獄。
蔡邕這看還得了,他怎麼能入獄呢!?他還要續寫東觀漢記呢,所以蔡邕趕緊向王允請罪,說:“乞黥首刖足,繼成漢史。”
對此,王允又哪裡肯依,當時在場的朝臣也大多站出來替蔡邕求情。
太尉馬日磾就說:“伯喈蔡邕字)曠世逸才,多識漢事,當續成後史,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而所坐無名,誅之無乃失人望乎?”
而王允說:“昔武帝不殺司馬遷,使作謗書,流於後世。方今國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執筆在幼主左右。既無益聖德,復使吾黨蒙其訕議。”
然後蔡邕就被王允堅決收入大獄了。
事後,馬日磾就私下告訴旁人,說:“王公其不長世乎?善人,國之紀也;製作,國之典也。滅紀廢典,其能久乎!”
……
不久之後,東漢末年一代名儒蔡邕就死在了獄中。
這個訊息傳到西涼軍中,更加堅定了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等人攻破長安城的決心。畢竟蔡邕只是受了董卓一點小恩小惠,他們這些人可是董卓的鐵桿,要是不打破長安,不殺掉王允,那就是他們死!
所以在這種你死我活的局面下,西涼軍上下一心,一路勢如劈竹打到了長安城下。
雖然有呂布防守長安城,但畢竟呂布麾下與長安的守軍,相比西涼軍來說是太少了,所以很快李、郭等人就攻陷了長安城。
然後又與呂布展開了巷戰,呂布雖勇,但也經不起不要命的西涼兵前仆後繼的廝殺,所以呂布逐漸後撤,準備領兵出逃。
在青瑣門的時候,呂布喊王允一同逃走,不過被王允拒絕了,王允說:“若蒙社稷之靈,上安國家,吾之願也。如其不獲,則奉身以死之。朝廷幼少,恃我而已,臨難苟免,吾不忍也。勠力謝關東諸公,勤以國家為念。”
然後,王允就帶著天子劉協逃到宣平城樓。
此時,在李傕旗下的宋果就看到他曾在禁宮護衛中見過的天子站在宣平城樓上,朝李傕、郭汜等人喊道:“卿無作威福,而乃放兵縱橫,欲何為乎?”
李傕答道:“董卓忠於陛下,而無故為呂布所殺。臣等為卓報絢,弗敢為逆也。請事竟,詣廷尉受罪。”
郭汜也喊道:“陛下殺王允,事乃止!”
見李傕與郭汜威逼如此,王允念及天子,朝李傕、郭汜喊道:“但保天子,王允今日赴死!”
然後王允就從宣平城樓上一躍跳了下來。
只聽“嘭”地一聲,宋果就看到王允一頭摔死在了地上,接著李傕、郭汜就鼓譟西涼兵殺入皇宮。
至於亂兵殺入皇宮又是如何一場劫難,這些宋果就暫時不得而知了。
……
王允一死,李傕、郭汜一面揮兵殺入皇宮,一面分派人手去搜拿王允的家眷。
像宋果這種不受李傕重視的將領,自然撈不著殺入皇宮這種美事,所以他被李傕分派去搜拿王允的家眷去了。
此時,長安無論是皇城還是內城、外城,到處都是喊殺聲、哭嚎聲,此情此景與地獄無異。但宋果也見慣了,要說董卓當初焚洛陽比這更慘。所以宋果見此也心不生波瀾,自顧領兵去王允府上,捉拿王允的家眷。
在轉過一條街,快到王允府上的時候,宋果見到了一個女子的身影,心說這種情況下,哪還有女子敢如此膽大在街道上行走,可仔細打量下來,宋果也就不奇怪了,因為這個女子是他熟悉的“王姑娘”。以“王姑娘”的身手,宋果相信等閒西涼兵絕對近不了身。
見到“王姑娘”向自己打了手勢,而他手下的西涼兵見到有女子在面前也想撲上去,不過立時就被宋果給制止了,然後宋果下令讓麾下士卒先去王允府上堵門抓人,他自己閃到一邊去見“王姑娘”了。
牆角後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