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寵計劃興建豫州書院確實不是心血來潮,早在接任豫州牧那時就有這個想法了,只是一直沒有合適的時機,這次到後山找五老請教袁術來犯的應對之策,在求得心安之後也就順口把這事兒提了出來,然後鄭重其事地邀請五老出山。

其實說服五老出山劉寵沒什麼把握,不過最終五老還是接受了劉寵的邀請,這不禁讓劉寵喜不自勝。

當然,劉寵不知道五老在後山待了這麼多年,對世事早就看淡了,本該是老頑固的五個傢伙,心中早就沒有當年官場那些勾心鬥角和黨派之爭了,自然對學問的派別也看得淡了。

本來劉寵說的要平定亂世那番話也有些道理,再說以五老如今的胸懷雖說甘老於林泉之間,但要是能再次為世人有所建樹,五老也不可能完全拒絕。

所以,劉寵的這番邀請才沒那麼坎坷。

在成功說服五老之後,劉寵在後山小院沒待多久就下山去了,不管是前線戰事還是豫州政務,這些都夠劉寵忙的了。

……

叮叮咚咚的琴聲在花園響起。

劉寵在花園批示完一堆公文之後,為了解乏,蔡琰為劉寵彈奏了一曲。在顧雍將書案上的文書全部收下去之後,花園裡就剩蔡琰和貞姬兩姐妹了。

劉寵當年在洛陽拜蔡邕為師,也跟著蔡邕學過琴藝,雖然劉寵琴藝一般般,但也聽得出來蔡琰在談了一曲《靜女》之後調子就轉到了《桃夭》上面。

劉寵深感怪異,心想:“難道這師妹想嫁人了!?”

要說《詩經》中膾炙人口的名篇《桃夭》對於讀書人來說都是不陌生的,不過在《桃夭》之前彈奏《靜女》,這就不得不讓人覺得意味深長了!

“難道歷史上這位著名的才女看上自己了!?”

這也不怪劉寵會產生這種自戀的遐想,畢竟《靜女》這句“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和《蒹葭》那句“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有異曲同工之妙。

爾後再和“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連在一起,不就是講少年少女戀愛約會再到結婚嗎!

所以,這真不能怪劉寵多想。

“哎……誰要我長得太帥呢!這或許就是主角的煩惱吧!”

雖然劉寵的話讓人聽了摸不著頭腦,但那聲長嘆都讓蔡琰、貞姬姐妹二人聽在了心裡。隨著“咚”的一聲,蔡琰的琴音戛然而止。

“師兄,為何嘆氣?是有煩心事嗎?”少女貞姬在身旁問道。

“師兄為何嘆氣,可是師妹彈得不好!?”蔡琰皺著眉頭問道。

劉寵聽到兩個美女師妹在問自己,一時尷尬是免不得的,“啊……不是,不是,師妹這琴彈得是極好的……只是師兄想到結盟劉表之事,不知進展如何,這時日已不算短了,荊州卻一直沒有好訊息傳來,這不免讓師兄有些憂心!”

“原來如此啊,看來還是師妹的琴藝不精,不能排解師兄心中的煩憂!”蔡琰垂頭有些頹然自責。

“原來如此啊,師兄要不先喝口茶,沒什麼事是一口茶解決不了的,要是一口不夠那就兩口!”少女貞姬說著就斟了一杯茶遞給劉寵。

這茶是劉寵教府中的下人炒出來的,算是難得的一杯清茶。

劉寵看到蔡琰的樣子更加尷尬,正不知道該如何安慰這個師妹,正好接過貞姬的這杯茶緩了緩。

“多謝小師妹。”劉寵謝過少女貞姬再對蔡琰說道:“師妹啊,不是這樣的,師妹的琴音已讓師兄這小半日批示公文積下的疲乏都消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