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討董卓(第1/2頁)
章節報錯
有一對姐妹花!!)
……
開年之後,豫州各郡縣的內政有條不紊地進行,該屯田的屯田,該練兵的練兵。尤其是今年的春播不比以往,畢竟過去只是陳郡一個郡,如今是豫州六個郡國,自去年秋冬開始,各郡縣就新增了不少屯田,所以今年的春播,那簡直就是盛況。
尤其是沛郡,百姓們已經不知道有多少年沒見過官員親自主持春播了。
春播開犁那天,陳縣組織了盛大的儀式,在儀式上劉寵扶犁,荀彧趕牛,犁出了第一隴地,昭示著豫州六郡的春播正式開始。
隨後,荀採也帶著府上的家眷僕從親自在地裡播了一畝種子,豫州六郡各級官吏的家眷也有樣學樣開始下地侍奉農桑。
一時間,豫州六郡九十九縣的春播就在如火如荼中進行。
……
陳縣,劉寵的書房。
“恩師,如今洛陽乃虎狼之地,那董卓行徑已是天怒人怨,恩師何必奉賊臣之命送羊入虎口。”劉寵一副怒其不爭的樣子望著蔡邕勸道。
“老夫身為漢臣,天子有詔,為臣者豈有不從之理。”蔡邕依舊固執不聽劉寵的勸告。
“恩師應當知曉,董卓不臣,擅行廢立,少帝並無過失,董卓無故廢之,近日又被其心腹李儒用鴆酒毒害。董卓所立天子協年幼,恩師這是知曉的,又何必聽那董卓亂命。”劉寵繼續說道,“以西涼兵之殘暴,董卓之險惡,恩師此去早晚必為所害,故而學生請恩師萬萬不可前往洛陽。”
不錯,如今的洛陽已經是董卓的天下了。
自四月靈帝駕崩之後,董卓就如歷史上那樣帶著西涼兵進了洛陽,然後控制了朝廷,又廢了少帝劉辯,立劉協為天子。
董卓為了收攏關東人心,不僅採納大軍師李儒的計策,大肆啟用黨人和關東世族出任各州郡刺史、州牧和太守,而且還以朝廷名義徵辟天下名儒入朝為官,這當中就有大儒蔡邕、荀爽等人。
原本荀爽、蔡邕這些人如袁紹、袁術一樣寧願逃出洛陽都不想和董卓為伍的,但董卓揚言,“我如今掌控的權力足以滅人三族,蔡邕再如何高傲,要滅之亦不過是舉手之事罷了。”因此,蔡邕為陳留蔡氏計,才不得不接受了董卓的徵辟,離開寓居十餘年的江東前往洛陽。
蔡邕帶著家小和弟子一路北上,自進入豫州境內,劉寵就帶著人將蔡邕迎到了陳縣。
這一路劉寵對蔡邕是好說歹說,勸蔡邕不要去洛陽,畢竟他知道蔡邕要真去了洛陽會有什麼樣的結局。所以劉寵才不厭其煩地出言相勸,就連把荀彧、陳群、董昭這些人都派出馬了,不過到現在就算劉寵沒煩,但蔡邕早就煩了。
眼看蔡邕已經在陳縣逗留了數日,以蔡邕的為人,他已經向劉寵提出辭行了。
所以臨別前,劉寵還想做最後一番努力,但願蔡邕能回心轉意,畢竟蔡邕好歹是自己名義上的老師,而且也是一位值得讓人敬佩為中華中文做出過貢獻的大儒,劉寵怎能忍心見他去和董卓為伍。
但勸來勸去,不知道是不是該說這老頭讀書把腦子讀壞了,還是說他固執、愚忠,一個勁兒拿天子詔命說事。這搞得劉寵也是很無語,即便把事情都說清楚了,這老頭還是咬著不放。
“若恩師擔憂陳留蔡氏族人被董卓所害,可將親族遷來豫州。如今學生掌控豫州,手上有精兵強將,何懼他董卓。”
“董卓之言,想必你也聽說過,為師確實為陳留蔡氏計,才不得不前往洛陽。但為臣者,豈能坐視天子被那西涼匹夫握在手中。為師此去洛陽,當好生規勸董卓善待天子與朝中大臣。”蔡邕搖搖頭說道,“你方才所所言實有悖逆之意,我等身為漢臣,理當忠於天子,不可行那逆臣之舉,你要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