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葛陂黃巾(十四、虎痴)(第1/2頁)
章節報錯
與曹操在書房暢談,隨後又在曹操的小莊子喝了一頓酒,趕在天黑之前劉寵就帶著秦羅敷、王越回譙縣了。
離別之際總是有許多不捨,秦羅敷拉著卞玲玲的手,早已是淚溼衫袖。當年洛陽一別,如今也才匆匆一見,下次相逢又不知是何年月了。
秦羅敷自然要隨劉寵繼續征剿黃巾,不可能在譙縣久留,曹操此去洛陽也對家眷另有安排。
但無論如何不捨,離別還是要離別,二女只能相約多寫書信了,只能祈禱相見有期了。
……
劉寵回到譙縣之後接連數日都在整頓兵馬預備出師剿滅沛郡境內的黃巾。但劉寵更多的是留在譙縣處理一些沛郡的內政。論地盤沛郡是僅次於汝南郡的大郡,但這個大郡要是論人口別說汝南、陳郡這樣的大郡了,就連豫州魯國這樣的小郡國都比不上。
豫州最小的郡國就是夾在兗州和徐州之間的魯國,魯國只有六個縣,由此可見魯國之小。但是有二十一縣的沛郡連魯國都比不上,這就有點讓人費解了。
所以,從事衛覬在沛郡的首要任務除了恢復經濟之外,就是要弄清楚這當中的原因,然後拿出一套如何發展沛郡經濟和人口的方案。
當然,恢復人口不難,畢竟這時候多的是流民,豫州一旦安定下來,可以在兗州、徐州甚至是揚州邊界去招募流民,畢竟沛郡還與揚州九江郡接壤。
但人口發展的關鍵肯定與經濟有關,若是沛郡富足了,比鄰各州郡的人口肯定會削尖了腦袋想方設法往沛郡鑽。
所以,衛覬的首要任務還是拿出一套如何發展沛郡經濟的方案。這事兒在劉寵手下也就衛覬最有經驗了,雖然袁渙善於治民,國淵能屯田,袁敏善治水,韓暨善鑄造,荀彧、陳群等人就更不用說了,但論經濟還是要數衛覬最擅長。
但衛覬的任務僅僅是拿出一套方案,並不是立馬在沛郡實施,所以衛覬帶著幾個徵辟來的文士想必是能搞定的。
這中間,衛覬也多次請劉寵任命豫州各郡的太守和官吏。
但劉寵從一開始就堅持要掃滅了黃巾之後再重新整頓豫州,所以這事兒劉寵自然沒同意。
……
數日之後,曹操走了。
曹操叫人給劉寵送了一封書信,沒有親自與劉寵告別。
話說曹操到了洛陽沒多久,皇帝就在平樂觀舉行了閱兵大典,劉宏親自騎馬持劍檢閱了西園八校兵馬。
這支由各州郡按照古禮向朝廷進奉勇士和皇帝用重金打造的兵馬確實不一般。不說那閃亮的刀槍和盔甲,就這氣勢也遠勝南北軍這樣的洛陽禁軍。
畢竟大多都是由地方推舉到洛陽的,這當中不乏像張遼、張揚這樣的猛士,而且是由皇帝親自掛帥的,可以說的皇帝的親軍,氣勢自然不一樣。至少大多數人當中都有一股子新鮮勁,至於新鮮勁過了之後會怎樣,那就不得而知了。
……
這邊,劉寵也帶著大軍離開了譙縣,一路向南去剿滅盤踞在沛郡最後的黃巾餘孽。
不過劉寵還沒出譙縣地界就又遇到了一位三國猛將。
畢竟譙縣的地盤還是很大的,劉寵領兵南下的途中就接到探馬的訊息,說有股黃巾竄入了譙縣境內正在攻打一處塢堡。
劉寵聞知訊息,立即帶著大軍前去救援。
……
竄入譙縣的黃巾不是別人,正是黃邵與何議、何曼兄弟。
以彭脫為首的黃巾賊在相縣被劉寵打得大敗之後,彭脫、孫夏、裴元紹就帶著劉闢、龔都與黃邵、何議、何曼往沛郡以南逃竄了。
但相縣一場大戰,黃巾丟棄了所有糧草輜重才逃得了性命。
但逃脫官軍的追殺之後,一個嚴畯的問題就擺在了面前,那就是肚子餓了要吃飯。
本來這個問題對於黃巾來說不是難事,反正沒有糧食就去搶嗎。但奈何相縣是個大縣,這個大不是說人多,而是地盤大,當然,相縣的人口本來也不少,不過歷經漢末各種天災還有前後的黃巾之亂,又有各種賊匪,相縣的人口已經減了不少。
所以,黃巾即便是劫掠村落也搶不到多少糧食。
黃邵與何議、何曼兄弟商量之後決定幹起這一路最好的買賣,那就是攻打世家豪族的塢堡。而據手下探子探得的訊息,此時離黃巾最近的是譙縣許氏的塢堡。所以,黃邵與何議兄弟向彭脫請命之後就帶著人馬竄入了譙縣偷襲許氏塢堡,想打下塢堡搶到糧食填飽肚子。
但奈何黃邵等人這次踢到鐵板上了,許氏塢堡沒那麼好打不說,塢堡裡面還有一個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