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戰名騎對決,以烏桓突騎佔先開場,但卻是以西涼鐵騎獲勝告終。

但也不能全這麼說,畢竟是因黃忠、臧霸兩部的奇襲打了丘力居等人一個措手不及,同時由於劉寵正面牽制住了烏桓突騎主力,才讓黃忠、臧霸得手。若是這兩支騎兵硬碰硬,那究竟是烏桓突騎更厲害還是西涼鐵騎更勝一籌還是不得而知的。

當然,強兵當有良將統領,雖然劉寵麾下的西涼鐵騎人數比四部烏桓突騎的兵力少了不少,但有荀彧等人助劉寵設下妙計,又有步騎配合,這才大勝丘力居等四部烏桓突騎。

……

“請主公恕罪,末將讓丘力居逃了。”

戰場打掃到了尾聲,各將一邊清理俘虜,一邊收攏兵馬向劉寵稟報斬獲。

當黃忠把難樓五花大綁押解到劉寵面前的時候,臧霸也把蘇僕延、烏延押到了劉寵面前,不過臧霸還是拜倒在劉寵面前請罪,臧洪、孫觀、孫康也跟著拜倒。

“丘力居讓蘇僕延、烏延二人斷後,末將雖將此二人生擒,但沒想到丘力居身邊有一員大將名喚蹋頓,極是勇武,末將與他交手三四十個回合未能取勝,這才讓丘力居逃了。”臧霸接著說道。

畢竟按照劉寵的將令,黃忠、婁圭、周倉、廖化對付難樓所部,臧霸、臧洪、孫觀、孫康對付丘力居、蘇僕延、烏延三部,所以讓丘力居突圍而出,臧霸自然要請罪。

“那員名喚蹋頓的烏桓大將可捉住了?”劉寵很是關切地問道。

沒想蹋頓也出現在了這次大戰當中,別人不知道,劉寵能不瞭解嗎,這蹋頓在丘力居死後可是總攝烏桓三王部,不僅武勇還有智略,史稱:“蹋頓又驍武,邊長老皆比之冒頓,恃其阻遠,敢受亡命,以雄百蠻。”

所以,由此可見蹋頓遠比丘力居厲害,如果能在此戰中剪除這位烏桓異族未來的梟雄,那臧霸也算建立大功了。

不過臧霸的回答讓劉寵感到有些失望,“主公恕罪,那蹋頓極其勇武,末將戰之不過,讓其逃了。”

“罷了罷了,若下次再遇到此人,不能活捉就務必將其斬殺。”劉寵聽完擺擺手告誡眾將。

“諾。”臧霸、黃忠等將領也齊聲領命,眾將從未見劉寵對哪個人如此重視,想來這個蹋頓沒那麼簡單,於是眾將也都把劉寵的這番話記在了心裡。

……

“主公,蘇僕延、烏延這些烏桓大人,末將請命這就將之斬首,以祭我軍陣亡將士。”臧霸見劉寵未降罪於他,於是向劉寵請命。

雖說這一戰漢軍勝了,但從代郡和薊縣調集出征的步卒傷亡很大,而且西涼鐵騎也有折損,這還是西涼鐵騎趁著烏桓突騎在兩軍交戰中突然殺出佔了便宜,要不然西涼鐵騎只怕折損更大,畢竟兵力懸殊擺在那兒。

見劉寵點著頭正要接受臧霸的建議,畢竟都是些禍害漢人的異族賊首,殺之以祭陣亡將士,為死在這些異族鐵騎之下的百姓復仇,是再天經地義不過的了。

可董昭卻急忙站出來阻攔,“且慢!主公,難樓、烏延、蘇僕延三人身為烏桓大人領兵南下,在幽、冀、青三州燒殺劫掠,罪大惡極,但主公若是將此三人一刀殺了未免讓這三個賊首死得太便宜了!”

“不知先生有何高見?”見董昭反對自己的建議,還沒等劉寵開口,臧霸就搶先問道。

“烏桓突騎乃天下名騎,此番諸位將軍與之大戰一場,想必諸位將軍深有體會。”董昭接著說道。

在場的將領聽了董昭這句話也都紛紛點頭表示贊成,烏桓突騎確實不俗,不愧是天下名騎。

見眾將點頭,董昭說得更加起勁,“既如此,主公何不收烏桓突騎為己用!?”

“對啊,公仁先生說的有道理啊,主公手上現在有一支西涼鐵騎,若再收一支烏桓突騎,那天下名騎盡在主公手上,試問天下還有誰人是主公的對手。”黃忠聽了當即一拍大腿叫了出來,深感董昭說的很對。

“可這與殺不殺這三人有何關係?”典韋這個憨貨摸著腦袋問道。

不過典韋這話出口,連臧霸都扔了他一個白眼。

“都什麼眼神,知道我老典向來就笨,主公最近都稱讚我老典,說我老典有進步呢,都知道不懂就問了,你們這些傢伙這眼神是什麼態度啊。”

“典將軍莫急,難道典將軍忘記西涼韓遂之事了?”董昭見到典韋此狀,笑著對典韋說道。

“先生的意思是說,像控制韓遂一樣,主公用這三個傢伙掌控烏桓?”典韋想了一下試著問道。

“正是。”董昭回了典韋一句,再轉頭朝劉寵說道,“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聽董昭和眾將議論,劉寵就開始在心中琢磨這個問題,雖然覺得董昭說的很有道理,但不知道可行性如何,於是問道:“公仁,烏桓不比西涼,難樓、蘇僕延、烏延也不比韓遂,韓遂畢竟是我大漢士人出身,這些烏桓大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留之只怕是養虎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

“將軍,將軍開恩啊,我蘇僕延願降啊。”

聽了劉寵這話,被臧霸身後士卒五花大綁的蘇僕延首先站出來喊道,“久聞漢朝以仁孝治國,蘇僕延雖居荒漠,但也素知將軍仁義,我蘇僕延願降,望將軍開恩饒命啊。”

蘇僕延被押在下面就一直在聽眾人的議論,原本蘇僕延認為落在漢朝將軍的手裡,按照漢朝歷來的習慣,一定會向自己這些異族懷柔以示恩德仁義。但沒想到劉寵這個漢朝將軍就連身邊謀士的話都不打算採納,好像鐵了心要殺了自己這些人,這下子讓在等候劉寵這個漢朝將軍給自己鬆綁的蘇僕延著急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