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優啊,軍中糧草所剩無幾,不能在這繼續困守下去了,得想辦法突圍啊。”董卓苦著臉朝大軍師李儒說道。

自董卓被先零羌圍困在望垣之北以來,時日已經不短了。

其間,董卓幾次帶兵想要突圍,可硬是被羌人擋了回來。即便麾下西涼兵悍勇,更有華雄、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牛輔、胡軫等猛將,幾番突圍也沒能成功。

不知道先零羌打的什麼主意,總是圍而不攻,李儒分析說:“或許是先零羌想圍死我軍,然後將我等生擒活捉。”

董卓也猜測確實有這個可能。

要是先零羌真打的是這個主意,那麼羌人的意圖就要實現了。

因為董卓現在糧盡了。

“主公,這些日子以來,李儒遍觀地形,近日正思謀一計,就是尚不知是否可行。”大軍師李儒捋著顎下的山羊鬍須皺著眉頭說道。

“啊呀……文優有妙計為何不早說啊!?”董卓聽了一拍大腿又喜又恨地叫了起來。

“諾。”大軍師李儒這才將計策說了出來,“主公,我軍眼下糧盡,可小斛分糧,如此便可多支撐幾日。主公再一面可派出將士在河水淺緩處築起堤堰,揚言我軍糧盡,要圍水捕魚充飢。待到羌人相信放鬆警惕之後,我軍可從堤堰下涉水渡河,一旦羌人追來,我軍可決堤放水以阻擋追兵,如此我軍便可安然退去。”

董卓聽完,當即就拍著大腿叫道,“妙啊,妙啊,這真是妙計,文優不愧是老夫的智囊啊。”

“好,就依文優之計行事。”董卓叫完好,便立即決定了。

……

“主公,這幾日堤堰築好了,羌人哨騎比前幾日少了許多,想來是羌人中計了。”董卓部將李傕入帳之後對董卓說道。

“主公,軍中糧草真的沒了,如今羌人已然中計,何不趁夜渡河突圍。”部將郭汜說著顯得一臉焦急。

“文優之意如何?”董卓聽完抬頭望著李儒問道。

畢竟這種事兒問問“智囊”的意見才比較穩妥。

見董卓發問,李傕、郭汜也齊齊將目光投向了李儒。

李儒捋著山羊鬍須思量了良久,才開口答道:“既如此,主公可速遣一軍到堤堰上埋伏,待夜色降臨,我軍便趁夜渡河。”

李儒考慮了好一會兒,雖然堤堰築起來還沒過幾日,明顯羌人的疑心並未完全消除,可眼下春水將近了,要是遷延時日待到羌人疑心盡去,但到時若是春水氾濫,一旦河水決堤,那就功虧一簣了。所以,這也是李儒為什麼在獻計之前對董卓說“此計不知是否可行”的原因了。

但眼下局勢緊迫,只能冒險一試了,只能寄希望於羌人不要那麼快發現,大軍好順利渡河撤走。

……

當夜,董卓領兵趁著月色渡過了河水。

可老天爺似乎喜歡和董卓開玩笑。

大軍剛渡河,羌人就大軍盡出朝董卓追來了。

“快決堤啊!!快快決堤放水啊!!”董卓看到對岸的羌人潮水般衝了過來,連忙朝埋伏在堤堰附近的樊稠、張濟二將喊道。

二將見大軍渡河,羌人又全力追來,再聽到董卓的叫喊,當即掘開堤堰,河水就“轟轟轟”破堤而出,朝下游河道衝去。

此時衝入河道中的羌人騎兵也全數被河水帶走。

董卓見了,這才抹了一把額頭的冷汗,這不可謂不險啊,要不是樊稠、張濟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動作快了那麼一點,此次突圍說不定就真功虧一簣了。

眼見河水阻攔,羌人只能眼巴巴望著董卓大軍揚長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