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行賞(第2/2頁)
章節報錯
……
時節轉眼到了夏末。
這期間,劉寵親自到陳群府上去拜訪了其父陳紀,併成功請出了陳紀主持陳郡的郡學。
有這位德行和學問兼備的大儒坐鎮郡學,確實遠近引來了不少學子,甚至連過去在潁川書院求學的學子也有來陳郡郡學拜在陳紀門下的。
至於荀彧並沒有說動潁川荀氏派人出仕,不過荀氏推薦了一些讀書人到陳郡。
如此一來,陳郡人才短缺的問題也暫時得到了緩解。
太守府順勢頒發了文書,“凡是陳郡學子閒時能到各縣、鄉、亭或到軍中教書的,可按時辰算酬勞,每月到太守府額外領取錢糧。”
這道文書頒佈之後,有不少學子響應,畢竟讀書也是很花錢的。相比來說大多數學子的家庭並不是那種很富裕的世家,這些學子能在陳郡自食其力賺一份錢糧又何樂而不為呢。所以,劉寵在基層鄉亭和軍伍當中普及教育的計劃終於順利推行下去了。
……
潁水旁,有一處大作坊,河畔建有幾座大型水車,這是技術牛人韓暨的第一座完工投產的冶煉鑄造作坊。
劉寵和韓暨站在潁水畔,看著大水車在河水的衝擊下“嘎吱、嘎吱”地轉動。
“公至韓暨字)先生,中原平野千里,以何兵種才利於在中原作戰?”劉寵揹著手望著河水打起波浪,任憑河風吹動鬢髮。
“主公,春秋戰國時期中原以車戰為主,後來又是步騎、戰車混戰,韓暨雖非兵家,但以在下拙見,中原不利於步戰,戰車、騎兵才適合馳騁中原。”韓暨眯著眼答道。
良久,劉寵才問道:“車戰是否已被騎戰取代了?”
“不然,騎戰衝鋒所需戰馬甚多,否則難以在大戰中形成陣列,不足以破陣,騎兵只適用於奇襲、追殺潰敵。戰車則不然,有戰車千乘,則破陣強過騎兵,殺敵也不比騎兵弱……只是戰車製作和車騎兵訓練、耗費都高過騎兵,戰車一乘至少駕雙馬,需馭夫一人、弓弩手一人、戟兵一人。”
“如此說來,車戰並不會被騎戰取代?”
“然也,自秦以來,車戰之所以少了,一則是因秦國地處關中,並不利於車戰,再者秦國騎兵、步卒戰力冠絕六國,尤其是秦國強弩逢戰必勝。故而自秦始,戰車才逐步退出疆場,不過車戰並未被騎戰取代,只是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罷了。”
“恩……說得好。”劉寵聽完韓暨的論述,點頭讚道,然後從袖袍中取出一張草圖遞給韓暨。
韓暨伸出雙手接過草圖拿到面前,眯著的眼睛忽然睜得老大,雙眼放光,雙手微微抖動,良久才說道:“這……這……是戰車圖紙!?世間居然有這等利器!?”
劉寵遞給韓暨的確實是戰車草圖,是劉寵憑著印象畫的。草圖上的戰車車軲轆兩頭帶著偌大的四稜矛頭,車廂前柱上掛著用鐵鏈穩定的滾刀柱,尾柱上也插滿一排伸出車輪的長刀。
“這種刀柱遍佈鋒利刀刃,平時由鐵鏈鎖定在車廂前柱上,戰時將鐵鏈取下,刀柱就會落下來橫在車輪前面,有這種戰車衝陣,定所向披靡。”劉寵指著韓暨手中的草圖解說道。
“……還有後柱這一排長刀,簡直就是滿車的刀光劍影啊,這哪是戰車,簡直就是行走的刺蝟……可想而知,這種戰車一旦突入敵軍大陣,必定如犁庭掃穴。”韓暨驚訝地說道。
“那公至先生可有把握造出這種戰車?”
“難!難!太難了!”即便是技術牛人,韓暨也連說了三個“難”字,可想而知製作這種戰車在這個時候確實很難,畢竟相關技術還有欠缺。
“若在下有足夠的時間,應當能研製出這種戰車。”劉寵正感覺失望的時候,韓暨又抱著肯定的眼神又熱切地眼神望著劉寵說道。
“好,那就拜託先生了,時間不是問題,先生慢慢研究便是。”劉寵這才舒展眉眼說道,“不僅要照著這個樣子把戰車造出來,還要把戰車造得堅固牢靠,不必在乎銅鐵材料。”
“謝主公,在下定當竭盡所能。”韓暨得到劉寵的承諾,當即大喜拜謝。
……
自從平定黃巾歸來之後,劉寵也多次和眾將總結了與黃巾大小戰役的得失,深感中原平野混戰步兵確實不堪用,但也不可能裝備大規模騎兵,即便舉陳郡之力以難建立一支上萬人的騎兵隊伍,畢竟中原不產馬。
就算以陳郡現在的底子能建上萬騎兵,但建騎兵本就難,養騎兵就更難了,只怕建得起養不起。
所以,劉寵才把主意打到了戰車上。
劉寵琢磨打造戰車已經有些時間了,但一直不敢肯定車戰還能不能適應戰場。
與韓暨這番談話才徹底打消了劉寵的顧慮,確實是“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劉寵這才把按照印象中一些戰車的樣子畫的草圖交給了韓暨。
……
劉寵與韓暨又在潁水河畔圍繞戰車草圖討論了一番,王越就打馬來到劉寵面向,滾鞍下馬,說道:“主公,朝廷有聖旨來了,傳旨的天使已進入陳郡,請主公速回太守府準備接旨。”
喜歡三國之興漢封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興漢封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