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天羅地網(第1/2頁)
章節報錯
黎叔兒面向朝南,右手背劍,身姿挺拔如松,腳踩斜丁步,巋然不動地站在鎮臺中央。
仰首望天,神色肅穆。
朱錫堒領著一兵將在臺下眼巴巴的瞅著,只等黎叔兒像傳聞中的老神仙那樣一個道術變身,霞光大放,招來神官神將。
夜空中星寥寥,星光忽閃忽暗,顯得有些詭異。
山間夜裡容易起風,此時,一陣不大不小的冷風吹過,吹的軍營裡的每個帳篷呼啦啦的響,像有大手劃拉,似山頭的孤魂野鬼都扒在上面來湊這場熱鬧。
鎮臺上的黎叔兒鬚髮飄飄,衣袂飛起,孤身一人擱丈高的鎮臺上說不出地氣勢。
楊億等得著急,搓手哈氣取著暖,心想黎叔兒裝什麼都像,就是不持久......啊,不靠譜,每一次搞得煞有介事,看上去一集就能解決的事到最後都得拍個三四集,自己跟二狗子還經常整得跟逃難似的,活遭罪。
轉頭一瞅魏二苟,這貨一臉尿性,爵吧爵吧嘴跟過年三十在家看春晚似的沒精神,桃木妖倒是一臉期待,小臉繃得跟花苞一樣。
風不僅掀起黎叔兒的道袍,還順帶牽走天上遮蓋月亮的雲彩,宛如佳人側面,仙靈的月亮逐漸露出圓臉來,皎潔晶瑩的月光如同春雨般落在軍營中。
“喝!”
一聲正喝,像打雷一樣轟隆隆炸了開來。
黎叔兒動了,右手一翻,堅實精短的硃紅色桃木法劍順著手腕力度,畫滿一個半弧就停住,斜著朝天。跟著左腳一抬,原先踩著丁八步的雙腿交叉錯開,左腳跟穩穩在右腳掌前,右腳緊跟越過落在左腳前,左腳再行半步落在右腳前,三跡為一步,邁步橫直,每步七尺。一跬一步,一前一後,迴圈往復,身姿矯健地走起禹步來。
伴隨每一次抬腳、落地,黎叔兒都會右手握劍,或點、或刺、或挑地舞起劍式來,左手捻著劍訣,如捏著傳世道藏般嚴肅謹慎。
劍舞行雲縹緲卻又暗藏殺機,腳步看似綿柔實則落地有力,楊億看了一會兒,猛然記起就在自己第一次跟著黎叔兒進到滄州城時,黎叔兒曾用這一步伐請神對付過那個不知名的鬼祟,不由得脫口而出:“叔兒這是在步罡踏斗啊!”
桃木妖眼中現出一絲驚奇地看了楊億一眼,對於他居然能認出黎叔兒所走的是步罡踏斗而心生驚奇,卻不知楊億隻是事後聽黎叔兒吹牛時,才知道這種看著跟太極拳似的走圈的步子叫步罡踏斗,遂現學現賣而已。
楊億、魏二苟、朱錫堒及那些兵士都是外行看熱鬧,只知黎叔兒一番柔中帶剛、翩若驚龍的動作煞是好看,卻不知這步罡踏斗乃是是道教齋醮儀式中常用的儀式,亦是齋醮時禮拜星斗、召請神靈時,極為厲害的法術。
書中交待,這所謂步罡踏斗,又名禹步,相傳大禹治水時,至南海之濱,見有鳥禁咒,能令大石翻動,而鳥禁咒時必踩出奇非同步伐,大禹遂模仿此步伐,運用於治水之方術。
此步後經歷代天師加以豐富,威力陡增,成為道家作法時,借神力、除妖祟的不二法門。其中,罡,指北斗七星的斗柄,即北斗星第五至第七星;鬥,因北方有七星聚成鬥形,故名北斗。而綱指鬥綱,北斗第一魁、第五衡、第七勺三星稱為鬥綱。
步罡踏斗時,法師要先在鎮臺地面畫上二十八星宿,稱之為罡單,亦寓意為九重之天,然後在罡單之上,腳登雲靴,,按斗宿之象,默唸咒訣,徐步踏之,以召請神將、伏魔降邪或者神飛九天、奏達表章,又稱三步九跡星綱。
當下,就見黎叔兒腳踩禹步,手持桃木劍,嘴裡抑揚頓挫地念起了咒語:“冥冥玉皇大帝玉尊,一斷天瘟路、二斷地瘟路、三斷人有路、四斷鬼無門、五斷瘟路、六斷披盜、七斷邪師路、八斷災瘟五廟神、九斷巫師邪教路、十斷我師有路行,人來有路,一切邪師邪法鬼無門,若有青臉紅面使法,踏入天羅地網不容情,敬請北斗七星,急急如無極高真律令!”
黎叔兒的步子越走越急,劍越舞越犀利,口中的咒語越念越快,到最後整個人化作一團紅青旋風在臺上游走。
那當頭,天上的北斗七曜驟然大亮,如同燒著一般,綻放出驚人的光華,遠遠望去,如流雲飛火,銀河光瀑,從浩瀚穹宇傾瀉下來。看得臺下的楊億、魏二苟、桃木妖、朱錫堒及那些兵士瞠目屏息,緊張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