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司徒依蘭的邀請(第1/2頁)
章節報錯
葉凡是條鹹魚,但是跟寧缺比起來葉凡更像一個本地土著。長安城熙熙攘攘,葉凡四處都逛過,京城權貴多如牛毛。
可能和你一起拼桌的是某個王侯的長子,與你青樓搶女人的是哪個世家大族的小公子,又或者和你一起喝多了在牆邊尿尿的是某個小國公。
等哪一天你會可能會發現,原來和你一起上學的人家裡是王府,他爹出行還有御賜的侍衛,吃飽了撐的公子非要體驗平民的快樂。
中軸對稱是長安城的道,中正是京城權貴的道,即使身份再怎麼顯赫都要遵守著潛規則。大權貴是權貴,小權貴也是權貴。
你可以使盡萬千手段,但不可以破壞規則。但是權貴之外,自有江湖。江湖之外還有個獨特的存在,書院。
書院很講道理,就好像書院的大師兄一樣彬彬有禮。書院的道理就是拳頭大就是道理,打不過的好好談,打不過我的好好聽我說。
大唐向來民風彪悍,好戰,風流。太祖皇帝曾經因為一個村子被屠殺,舉起國戰。那個蠻荒部落也很懵,你說我離你這麼遠,我不就殺幾個人嗎?至於嗎?
可是唐人上到皇帝下到街頭小販,都覺得,至於。
民間沸沸揚揚,徭役苦不堪言,百官哭訴,勞民傷財。卻一致的只哭訴,沒有一個人小心翼翼的提出,要不,不打了?
各地造反的造反,卻也是口頭喊得響亮。待太祖帶著精銳追殺而去,百城待空,幾乎是唾手可得。
卻沒有一個人敢真正玩什麼易主,為什麼?就憑大唐百姓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那些人淹死。
葉凡認為著實有趣,這個世界跟歷史並不一樣。這裡的人民有著不可思議的頑強,雖然修道者多如牛毛,看世人如螻蟻。
但是螻蟻也懶得去看巨人,因為他們知道,大唐有書院,書院有夫子。
葉凡知道自己只是條鹹魚,安靜的跟著主角前行,天塌下來有夫子,夫子不在還有寧缺。
主角光環是個好東西,但是明顯自己沒有。妹子靠近寧缺,寧缺卻只喜歡桑桑。不,不是隻喜歡,是桑桑不喜歡她們。
葉凡沒有納後宮的心思,也沒有三千弱水,只取一瓢的覺悟。葉凡更多覺得這是一場夢,既然活在這個時代,就要隨心所欲。
修道修到知命,破五境卻更多靠隨心所欲的感悟。想想就十分搞笑,修道修到最後變成了主觀題,你覺得你可以就可以。
難怪書院的小師叔,戰無不勝,自創浩然劍。浩然劍不就是隨心,劍氣生於天地,借勢而行。
隨心,是葉凡的道。
系統裡懸空著一把劍,不屬於這個世界的劍,鳳聖之劍。
葉凡是個遊戲大神,全服也能排得上號。系統給劍化形時參考了葉凡的記憶,
鳳求凰。
葉凡滿心歡喜,劍是自己喜歡的劍,道是自己喜歡的道。活著不就是為了那一句,我喜歡嗎?
劍隨時可以出鞘,鳳凰雙雙纏繞劍柄,紅絲吊墜於劍首。
“會出鞘的...”
葉凡呢喃了一句。
不知道今天吹什麼風,司徒依蘭邀請葉凡參加一個酒會。半個京城的青年才俊都參加了,當然只限於權貴。
大唐也有詩會,但權貴多半不參加。想詩會背古詩打臉?想多了,唐國國力鼎盛,文豪詩聖更是舉不勝舉。
你能背能說嗎?背出來的也不一定比別人好。傳聞詩聖李半仙,半輩子磨了一個字,詩成,一個月破初境入知命。
酒會才是權貴的中心,詩只是助興,交際才是藝術。打壓,聯絡,嘲諷。甚至打起來,都不會阻止酒會的興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