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計劃很簡單,林若蘭他們兩個女的繼續賣刺繡,賣手絹賺錢。

何安亮則一邊繼續攻讀考取功名,一邊在橋上繼續幫人寫信看信,偶爾還當當老師。

兩人的計劃很完美,但是做起來卻特別特別的難。

林若蘭她們的刺繡和手絹,所賺的錢面前能餬口,而何安亮的寫信看信,卻根本就賺不了錢。

寫信看信賺不了錢後,何安亮便轉行做起了,苦力,農民,漁民,伐木工,賣米店的小工,飯館的店小二,碼頭的搬運工,磚窯的燒火工。

苦力,他搬不動。

農民,他做不來。

漁民,他不會水。

伐木工,他沒力氣。

賣米,他扛不動。

當店小二,他不會說話。

碼頭搬運工,他嫌棄太苦。

磚窯燒火工,他差點把自己給燒了。

何安亮去了很多的地方,試著去幹了一很多的活,但是到後來卻發現,沒有一個是適合他的,也沒有一個是他能幹得了的。

見何安亮總是找不到合適的活,林若蘭便讓他在家裡休息,一心一意在家裡讀書,將來好考取個一官半職。

當時也是因為實在是找不到合適的活了,所以無奈之下何安亮就同意了林如蘭的意見,整天寸步不離的蝸居在家裡,認真的攻讀了起來。

一心一意的攻讀,何安亮的生活是簡單了起來,但是林如蘭的生活卻變得艱難起來了。

昂貴的書本費。

昂貴的筆墨紙硯。

昂貴的柴米油鹽。

昂貴的衣食住行。

無一不是需要她去努力奮鬥的,其實這些還不是最糟糕,最糟糕的是這個時候她有喜了。

在這個最艱難的時期要孩子是最不理智的,也是最累,最傻的。

但偏偏這個時候,他們卻窮得只能留住這個小孩,祈求十個月後,他們有錢請接生婆。

林如蘭不想人何安亮分心,也不想他操心家裡的生計,因此自己有身孕的事情,林如蘭選擇了隱瞞,一直隱瞞到八個月,被何安亮發現了,才將事情經過說出來。

以前沒有孩子,苦一點難一點,三個大人咬咬牙就過去,但是現在有小孩了,一切都不再一樣了。

何安亮放棄自己,所有的尊嚴和麵子,去找他的那些朋友,借錢回來給林若蘭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