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是的劉總。”

面對劉青,崔小翠抿嘴笑著,略微有些拘束。

“劉總。”

旁邊的趙楠插話說道:“你恐怕還不知道哩,小翠的父親釀的酒,那可是在附近十裡八鄉,都赫赫有名的。逢年過節,或者辦紅白喜事兒的時候,附近的村民,都要去買點酒喝哩。”

“那是自然。”

說起來這個,崔小翠就少了幾分拘束,多了幾分自豪的說道:“也不看是誰釀的酒。”

抿了一口,品嘗著入口的味道,劉青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這酒入口很綿,下肚以後立刻覺得小腹中熱乎乎的,咂了砸嘴,他說道:“這酒得有五十度吧?”

“差不多。”崔小翠抿嘴笑道:“反正酒量再大的人,喝上一斤半,也得醉了。”

劉青點了點頭,他最近一直在考慮,承包下來那些村民的土地,到底要種植什麼才好。

民以食為天。

正因為這樣,如果說玉龍村這附近周圍幾個村子,種植什麼的最多,答案自然就是小麥。

也就是常吃的面。

一斤面的價格,也就是幾塊錢而已。

但如果將一斤小麥釀成酒,能出半斤酒左右,度數越高,出的酒越少。

市場上,一瓶略有名氣的白酒,至少得幾十塊錢,甚至是幾百塊錢,比如國酒茅臺,那一瓶都要好幾千塊錢,而且,由於産量原因,還是有價無市。

這才是真正的高利潤行業。

今天這頓晚飯,劉青覺得,吃的很值。因為,讓他開拓了一個新思路。

像砂糖橘、藥膳雞這樣的食品,註定了只能走銷量,也就是說,別看賣的很多,但實際上,並沒有賺多少錢,而且還有産量限制。

但如果是酒廠,那結果自然就不一樣了。

尤其是有名氣的白酒,價格昂貴,但卻是供不應求,甚至都是溢價銷售。

另外,劉青雖然不懂釀酒,但是他知道,釀出來的酒好壞,最關鍵的地方,就是在於酒麴!

劉青打算嘗試一下,要是大地神力對於酒麴也起作用的話,那麼自己只需要培養好酒麴,接下來就簡單了——更為重要的是,這樣就可以解決了大地神力無法大面積使用的缺點。

而且也可以幫助到那些由於歲數偏大,五十歲左右,沒什麼文化,不方便在廠裡上班的村民們。

第二天清早,劉青就到廠裡,找到了崔小翠。

“小翠,我想去拜訪一下你父親。”

劉青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我打算投資建造一個釀酒廠,請你父親來廠裡當技術員,你看怎麼樣?”

“釀酒廠?讓我父親來當技術員?”

崔小翠有些驚訝。

“嗯,你覺得,他會答應嗎?”

劉青試探的問了一句。

“我估計可能會答應吧?”

崔小翠也不敢肯定,想了想,說道:“要不然,我今天回家我和爸先說一聲?”

“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