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活,其實也挺好幹的嘛!”

鏟起一鍬土,隨手揚到一旁,趙二娃一邊說著,一邊往前走了幾步,看見地面上有一堆雜草,順手拿鐵鍬鏟了幾下,將雜草清理幹淨,不滿的說道:“你們看,其實這路面挺平坦的,就是因為上面的雜草太多了,所以在遠處看起來,才顯得高低不平哩。”

說著,趙二娃用腳踩了踩腳下的土地,“就平一下路面,這麼簡單的活,咱們就能幹了,讓那些工程隊來做,就要好幾百萬,這些人也太黑心了吧!”

“二娃叔說的太對哩,要不然,我也不會讓鄉親們來幫忙了。”

接著他的話,劉青笑眯眯的附和了一聲。

“這不能說是幫忙。”

趙二娃糾正了劉青一句,認真的說道:“這修路可是為了咱們玉龍村的鄉親們好。就像是你說的,要想富,先修路,這路修好了,咱們將來才能夠富裕起來,所以說,我們現在幹活,其實就是為了自己幹,要說幫忙,還是你在幫我們才對。”

“二娃這句話說的沒錯。”

一旁一個臉色黝黑,手上面板粗糙,長滿老繭的村民笑道:“咱們沒有錢,只能是盡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劉青你可是要花好幾百萬的。”

“老牛哥你這麼想就對了。”

提著水壺,滿頭大汗的張霞走了過來,笑吟吟的說道:“這就叫做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只有那些自私自利的人,才不願意過來幹活哩,況且,劉青也沒有讓咱們白幹,一天還有三十塊錢的工錢哩。”

“張嬸,你現在可是賺錢了,在養殖場上班一個月兩千塊錢,還自己養了好幾百隻肉雞,一個月賺七八千塊錢的人,怎麼連這一天三十塊錢的工錢都不放過?”

旁邊有村民打趣調侃著張霞。

“你少在這裡瞎胡咧咧。”

張霞聞言笑罵了一句,說道:“我可這是義務勞動,不要工錢的,誰像你們一樣,一個個都掉到錢眼裡了?拿杯子來,我給你們熬好了綠豆水解渴……”說著,她將水壺裡的綠豆水,挨個倒給村民。

張霞現在在村民眼裡,可謂是“不差錢”了,一個月七八塊錢雖然有些多,但亂七八糟的算下來,她一個月賺五千塊錢絕對是綽綽有餘了。

養殖場的工資加上家裡養的肉雞,張霞一家人現在別提過的有多愜意了,地裡今年收完莊稼,據說她也不打算種地了,一門心思的打算飼養肉雞。

她算是玉龍村富裕起來的第一批人。

玉龍村全民大動員,張霞、王靜、楊大嬸等人,都自發的前來幫忙,她們雖然沒有幹體力活,但是頂著太陽,不斷的來回跑著送水,也很辛苦。

而趙二娃、二狗子之類的村民,都是之前和劉青簽過收購協議的,他們這些人文化程度雖然不高,但是之前和劉青簽訂了收購協議後,的的確確是賺到錢了,對於劉青要修路,他們是舉雙手贊同。

說好了一戶出一個勞動力,但是趙二娃二話不說,領著兒子就來了,連一天三十塊錢的工錢也不要。

每天晚上收工結算工錢時,劉青要給趙二娃工錢,這憨厚老實的農民,無論如何都搖頭不要,口口聲聲說,劉青修路是為了大家,又不是為了自己,況且這修路各種材料費那麼貴,好幾百萬哩,他不掏錢也就算了,怎麼還好意思要劉青的工錢?

有了趙二娃這個榜樣在前,後面的人,也是堅決搖頭不要工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