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王若玉其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兵部侍郎看的出白景殊的漫不經心,忍不住內心啐道,這王爺果然如傳聞那般無腦護主!
但還是得耐著性子說道,“下官絕無此意,王狀元的詩詞才情,實屬大堯一絕,透過陛下的殿試也是情理之中,只是他這番進了戶部,卻是……王丞相的意思。”
聽到這話,白景殊果然把方才的怠慢稍微收了收。其實這也並不難料到,王松想提拔這位狀元,而這狀元又剛好姓王。若想對付王松,必不能讓他的黨羽根固。
這兵部侍郎也定是知曉自己與丞相勢同水火,固藉此想要來拉攏自己。
雖是已有主意,但也不便表現的太過於明顯,白景殊仍是不緊不慢的喝著茶,“蘇大人這意思,是覺得本王與王丞相有過節?”
見他句句錙銖,兵部侍郎暗暗咬緊了牙關,他也真是中了邪才會來找這狗屁王爺!這哪兒有當初處理皖州之事的風範,定是那言將軍的功勞被此人搶了去!
朝中眾臣本就有不少人仰慕驃騎大將軍為人正直,一心為大堯,再加之蘇家千金剛嫁入鐵騎營,這關係自是會更好。想必這兵部侍郎也是為此才會來尋他。
阿玖的面子,自是不能不給。白景殊也想到這層關係,便放緩了語調,“蘇大人的話本王也不是聽不明白,只是你若是想對付那狀元郎,可有何對策?”
那兵部侍郎坐的更直了些,見他語氣鬆動,也鬆了口氣,“這對策正是想與王爺商議,不過下官現下得知了一件有趣兒的事。”
“哦?蘇大人不妨說來聽聽。”
兵部侍郎接過侍女遞來的茶水,滋潤了一番乾枯的嘴唇,白景殊看他這樣子,也知他許是在府外躊躇許久,才決意來拜訪的。再加之這蘇家為人他也知曉,固此事他也並非不能摻和。
只聽那蘇大人緩緩道,“想必王爺也知道,這狀元郎曾追求下官愛女不得而恨上下官,但這情愛一事下官始終願意隨女兒所願,沒成想便得罪了這位,如今那狀元郎大有與下官不死不休之意。”
白景殊點點頭,不動聲色的品著茶。這婚姻大事,照理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不過這蘇大人愛女心切,就算女兒為了情郎二十不嫁,蘇家人也沒有逼迫,這著實令白景殊另眼相看。
只聽他繼續道,“只是近來下官聽聞京城中有位瘋瘋癲癲的女子,口中一直喚著王郎、王郎之類。派人打聽了才知道,這女子口中的王郎正是如今的戶部侍郎。那女子說,她本是那王郎的髮妻,那王郎自幼好讀書,一心想進仕途。二人成親之後,那王若玉便想著進京考取個功名,正好與他同鄉的有位大人正是當朝丞相,若他進京也定是如魚得水。”
兵部侍郎喝了口茶潤了潤嗓子,“這王若玉對她說,待自己衣錦還鄉,必定再風風光光的娶她一次。她便一直等,這一等就是三年毫無音訊。”
白景殊只覺好笑,這個故事,他好像方才才看過,真的只是個巧合麼?
“後來王若玉的父親生了大病,一直由這位女子照料,但仍舊不久後便病逝了。這女子按捺不住,隻身入京來尋夫,不料這王若玉竟將她拒之門外,聽她所說父親病逝也無動於衷。”
白景殊也是如今才得知那位狀元郎全名。王若玉,不愧是讀書人,名字都帶著書卷氣。若是那位女子所言屬實,這王若玉便真是犯了大忌。
依據大堯律例,若家父逝世,需回鄉守孝三年。而這王若玉剛中了狀元,官印還沒捂熱,此時回鄉守孝必會影響仕途,所以他才不認髮妻也無動於衷。
白景殊沉吟片刻道,“那名女子現在何處?”
“這……下官不知。”兵部侍郎回道。
“儘快尋到她。”白景殊的語氣略有起伏,“若此事當真,這女子還如此在街頭與人說起,蘇大人認為,那王若玉會如何?”
兵部侍郎怔了怔,“王爺是說,王若玉會派人殺了她滅口?她好歹也是那王若玉的髮妻……”
白景殊點頭,一個為了仕途,拋妻棄父之人,如此大逆不道,又有何事做不出來?
“下官明白了。”兵部侍郎起身,“下官這就派人去尋那女子。”
“且慢。”白景殊叫住他。
兵部侍郎回過頭,“王爺還有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