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一提到足球城市,大家會想到曾經的“八冠王”大連,亞冠上威風八面的廣州,青訓冠絕國內的山東濟南,擁有兩支中超球隊的上海……

然而,有一座城市雖然在中國足球版圖上不夠顯眼,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就是――天津。

天津和上海一樣,也是四大直轄市之一,也是港口城市,也同時擁有著兩支中超球隊――天津岱達和天津添海,不過都是中流水平的隊伍。

天津也曾為國家隊貢獻過很多好球員:像1981年世界盃預選賽,0比2落後於沙特,換上場為中國隊扳平比分的左樹聲和陳金剛;中國隊迄今為止,唯一進入一次世界盃,為中國隊打入“世界盃入場券”進球的于根偉。

他們都是地地道道的“天津娃”,是天津這座城市的足球代表,天津的驕傲。

天津還擁有著廣大的群眾基礎,球迷熱情,往常的津京德比之火爆更是中超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而在低階別的中乙聯賽,也有津京德比。

不過,當然不如中超級別的比賽關注度高……

天津惠生足球俱樂部的訓練場。

一天之計在於晨,像往常一樣,天津惠生足球俱樂部的訓練場上,一群隊員在揮汗如雨地訓練著。

不同往常的是,他們在為明天的津京德比做最後的賽前訓練。

教練帶領著隊員們剛繞訓練場跑完兩圈,停下來講解後面的訓練安排。

可總有那麼幾個無組織、無紀律的隊員,在教練講話的時候交頭接耳……

“嘿,昨天去了嗎?”一名隊員小聲地對另一名隊員問道。

“哪?”

“那個啊。海倫斯!”

“沒有,我去聲優了。那家是新開的酒吧,妹子挺多呦。”隊員說到感興趣的話題,高興得說話音量有點壓不住分貝了。

“嘿,你倆!現在是訓練時間,不許交頭接耳!”一位留著小平頭、很精神的男人呵斥道。

顯然,他是指導這群隊員訓練的教練。

“知道了。”牽頭說話的那名隊員,嘴上答應,可表情與實際行動完全沒有悔過之意,還吹了兩聲口哨,搖頭晃腦的。

教練看在眼裡,但畢竟上午時間寶貴,便沒再理會該名隊員,繼續著他的訓練課內容。

“好,熱身完畢。由於明天就是德比之戰了。今天,我們不做大體力消耗的對抗訓練,大家做一下簡單地傳接配合,增加彼此的熟悉度與默契度。大家開始吧。”教練說道。

“好!”眾隊員應道,開始按教練的安排訓練起來。

該教練在一旁踱步,仔細地觀察著每一名隊員的訓練情況。

該教練名叫時傑,今年29歲,在教練員裡算很年輕了,“少壯派”教練。

其球員時代從未離開過天津,先後效力於兩家中超球隊天津岱達和天津添海,由於傷病原因,早早退役。

退役後,他仍舊放不下對足球的熱愛,報名了中國足協的教練員培訓班,透過孜孜不倦地學習,成為了一名年輕教練員。

今年,這家惠生足球俱樂部與其簽訂八年長約,希望時傑帶領球隊,與球隊共同成長。

“籲――”時傑吹響了哨子,暫停隊員們的訓練,朝隊員走近。

“你――”時傑手指著一名隊員說道,這名隊員就是剛才在他講話時交頭接耳的那名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