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花鋼工亡事件之後,成品車間看似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現場整治,其實只是成品車間領導以為的而已。

成品車間領導一道道整改命令頒發下去,實際上並沒得到底下員工的積極響應,就拿現場環境政治來說,底下員工基本是抱著應付的態度。

最近車間關注的多了,抓的多了,底下員工就應付的打掃幾天自己負責機臺的衛生。等到車間領導關注點沒在環境整治了,底下員工就沒幾個人打掃機臺衛生了。

一下頒佈的整改措施太多,底下員工學會了見風使舵。車間這兩天關注點在哪,他們就做做樣子,車間關注的方面做好一點。

至於之前的整改措施,不好意思,底下員工才不會在意,自然是又丟到了一邊。底下員工的不配合,最後造成的後果就是,成品車間一些列整改措施,沒有一件得到了有效落實。

整個成品車間整改想法一大推,就是沒一個認真做事的,成品車間的現場環境,與之前並沒有區別。

現在員工的想法,郝安全大致也有所瞭解。

無外乎,沒錢,沒動力。

畢竟,每一項整改措施的落實,現場員工都是要額外出力氣的。本身工作強度就已經很大了,再有一堆額外的勞動強度加到身上,誰會願意執行?

要人做事,是要花錢的。

線材廠蛋糕就那麼多,成品車間能拿到的更是少之有少。成品車間有心做好,奈何手裡沒錢,做事硬氣不起來。

現場員工,對整改措施的陽奉陰違,成品車間領導怎麼會不知道。誰都知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道理,問題是沒錢。

所以,底下員工的不配合,整個車間管理層沒有強求。都是抱著,整改措施我下達了,你們隨意聽聽,隨意應付一下的想法。

事情做了,給上頭有了交代,一切照舊。

管理層有著這樣的共識,這也是為什麼,郝安全也是應付的,處理了一下鄭毅與吊運員工之間矛盾的理由。

誰都不在意,郝安全又何必在意。

可是,底下的員工,卻不知道,成品車間管理層,沒有真想讓他們,在一些列整改措施之中,做出像樣的成績。

鄭毅與王記文出了車間之後,想著許江河交代的任務沒有完成,還差點與人發生了衝突,不免有些擔驚受怕,事後會不會受到許江河的責罵,以及郝安全的考核。

越想,鄭毅就越沒了主意,看向了身旁的王記文,問道:“平時就你心思最多,你給我說說,我們就這樣回去,會不會被罵。”

本來,清理現場吊車手柄的活,以鄭毅的理解,每臺吊車都分配了負責人,應該由負責人負責保持吊車手柄的清潔。因為沒有好處,誰都不願意做多餘的事,最後車間領導沒有辦法,強硬的把任務安排到了電工班。

被逼無奈去做著,本該不是自己的事,鄭毅能樂意?

當時聽到郝安全說不用他處理了,鄭毅當然是只想著快點開溜,沒想其他的事情。出了車間之後,他才來得及考慮,以許江河的性格,安排的事沒有做。許江河對自己,可沒有對班裡老員工好說話。

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回去把事做完,鄭毅這才會想著從王記文身上,得到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