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兒,文王之位什麼時候傳給鶴兒呀,我看越早越好!不如就定在農曆九月十八日,你覺得怎麼樣?”文王王誠建議。

王龍曉翻著白眼:“父王,你和陛下他們商量,我要去內庭找龍曦他們玩。拜拜了,您!”

賢王爺看見劉鶴站起來要跟著龍兒跑,連忙叫住:“鶴兒,你給我站下!沒聽你父王的話嗎?文王之位沒商定之前,你那裡都不能去,坐下!我同意文王的話,就定在九月十八,你們表態吧!”

眾人紛紛表態後,武威陛下最後決定:“那好,既然各位都同意,朕也同意誠弟退位,劉鶴九月十八繼承文王之位!這次出征齊國,各位王爺隨駕出征!”

......

農曆九月十七日,王誠向武威陛下上書辭去文王之位,武威陛下雙目含淚同意王誠的請辭。

農曆九月十八日,武威陛下下旨,令劉鶴繼承文王之位,朝中同賀,皇都大慶之!

農曆九月二十七日,武威陛下御駕親征,出征齊國,各位王爺隨駕出征,驃騎大將軍王錚留守皇都,李宰相輔助三皇子王經緯主政。

農曆十月初五,武威陛下在丹陽下旨,全部大軍開赴齊國邊境。

農曆十月初九,全部大軍兵臨齊國各個邊城,齊國國都臨淄中,齊襄王在皇宮收到邊境的軍報,看完軍報後,雙手顫抖起來,軍報掉落在龍案上。

齊襄王把軍報給朝中文武說了一下,聲音哽咽地問道:“大唐武威陛下御駕親征齊國,三百多萬大軍兵臨邊城,我們該如何應對?各位說說看!”

齊國宰相公孫無知提議:“陛下,我們只有六十萬軍隊,稱得上精銳之師的軍隊不足三十萬,而大唐三百六十萬大軍,是我們六倍,精兵良將無數!若我齊國死守抵抗,齊國必然亡國滅種。以為區區三十萬精銳與大唐數百萬大軍對抗,無疑是以卵擊石!我意歸降大唐!”

齊國太子姜偉翔站出來:“兒臣,也同意歸降大唐!但我們應該找武威陛下面商歸降的相關事宜,儘可能為皇族謀取最大利益!”

齊國國師田崇志獻策:“我國領土不足大唐六分之一,更無耕地。除了礦產和食鹽,沒有多少存糧,一旦像聖人圍困丹陽一樣,我們遲早要敗亡。楚國皇室的處境和以前的其他國的皇室大大不同,我們必須主動歸降。”

“最好能爭取到與原道中國、未央國、魏國一樣的權利和地位。天下只剩齊國,我們是大唐的眼中釘,肉中刺。天下的一統也是大勢所趨!我們齊人重利,我們應該想辦法,怎麼利益最大化才是目的。我願代表陛下前赴丹陽,和武威陛下談判!請陛下准許!”

很多文武都表示同意歸降大唐,最後齊襄王下旨:“朕同意歸降大唐,命國師田崇志為代表前往丹陽,與武威陛下談判歸降相關協定。”

國師田崇志一眾人與大唐方面展開會商洽談,經過一週談判,最終達成歸降協定。

齊國代表團連夜趕回臨淄,齊襄王看完協定文書後,鬆了一口氣:“田國師,明日朝議,朕宣佈歸降大唐!命令邊城駐軍接受大唐改編。朕,哦不,本王在臨淄恭候武威陛下駕臨!”

翌日早朝,齊國宣佈歸降大唐,天下正式一統。大陸人族沸騰,很多百姓走出家門,互相慶祝。

三日後,武威陛下駕臨齊國臨淄城,坐在皇宮龍座上,接受齊襄王的投降:“朕冊封齊襄王為唐襄王,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令齊國所有軍隊縮編改組為龍統軍,建軍三十萬,姜偉翔為龍統軍主帥,姜琦二皇子)為副帥,田崇志為參軍,臨淄城為其駐地,房良禎留在臨淄主政。”

十天後,各路大軍陸陸續續返回駐地。

三日後,唐襄王以及所有皇族隨駕回歸大唐國都慶陽......

喜歡踏天笑行請大家收藏:()踏天笑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