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密室詳談(第1/2頁)
章節報錯
密室詳談
翌日,陛下下旨賜婚,董天行和徐尚書的四女兒徐晶虞、張霸道和馮尚書的四女兒馮美嬌、楊志輝和董天行和馮尚書的三兒女馮蘭惠六人的婚日,定在同一天,那就是七月三十一。
鴻元大陸公曆二零二五年七月初六,劉鶴與碧落公主和徐尚書的三女兒徐紅梅大婚。
七月初九,遲忠睿和純香公主大婚。
七月十三,馬洪亮和梅香公主大婚。
七月十七,王振和蝶舞公主大婚。
七月十九,王弼時和靜雅公主和馮尚書的二女兒馮程程大婚。
七月二十四,朱冰和靜落公主大婚。
七月三十一,治王府、尚書府、參軍府三府府同喜,皇都大慶。
在七月裡,帝都都在喜慶的氣氛下,七樁婚慶,九家大婚,人們都忙忙碌碌,歡笑笑語......
日月輪轉,斗轉星移,夏去秋來,轉眼中秋已至,文王一家人在涼亭之中,金柳邊,荷池側,一家人一邊賞月觀景,一邊談笑閒聊。
文王王誠向王龍曉問詢:“龍兒,明日出使事宜都安排好了嗎?要不讓鶴兒陪你一起出使,也好歷練一下。”
“不用鶴哥陪同!沒必要了,我這次出使也是我們大唐最後一次,明年天下盡歸大唐,天下領地都是唐土,天下人都是唐人。今後不再有出使之說!”王龍曉霸氣道。
王妃夢蘭贊同:“龍兒說得對!鶴兒現在最重要的是,留在王府陪在公主她們身邊,讓我們早日抱上孫子,這才是大事!”
劉鶴望著皎皎銀月,對眾人建議:“父王,您看如此良辰美景,闔家團圓之際,我們何不作詩以助興!誰先來!”
丹莉公住提議:“鶴兒,要不讓碧落或者紅梅先來,你們誰先來?”
碧落公主爭先道:“我先開個頭,拋磚引玉,詩名《夜桂子》: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紅梅姐該你了!”
徐紅梅向碧落公主點了一下頭,吟念道:“我作一首供大家評賞,詩名《登樓望月》:目窮蒼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夫君該你了!”
“好,我作一首讓各位親人賞析,詩名《霜月》: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父王該您了!”劉鶴淡然悠閒地吟。
文王抱起金鳳,微思一下道:“我也來一首吧,詩名《中秋》:閒吟秋景外,萬事覺悠悠。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夢蘭姐先來!”
王妃夢蘭和聲細語地附和:“團圓如月,家家安居樂業,詩名《中秋對月》:無雲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盤上海涯。直到天頭天盡處,不曾私照—人家。丹莉也來一首吧!”
“美景下,親人前,作詩一首添歡樂,詩名《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龍兒你來壓軸!”丹莉公主看向王龍曉,緩緩道來。
王龍曉一邊喂著弟弟龍曦,一邊吟唱:“你們作的都是詩,我來一首詩歌吧,詩歌名《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眼下,天下還未一統,國家剛剛安定不久,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在中秋夜圓月下,不知有多少百姓還在流離失所,飢腸轆轆,不能和家人團聚。”
“我們還需披肝瀝膽,鞠躬盡瘁而為天下行。作一首《中秋夜》: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王龍曉憂心道。
文王對劉鶴勸勉:“龍兒說的對!當下天下正值亂局,人心不定,還是以後天下一統後,國家安定昌盛的時刻。不能只看皇都和州郡的百姓是否過得好,還要看絕大數鄉村的百姓是否過得好。”
“帝都和州縣的百姓過得好,天下百姓過得不一定好,但廣大鄉村百姓過得好,天下百姓一定過得好。此中道理,你不能因你身居高位錦衣玉食而忘之,也不能明之而不去為之!應該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立志立德終身而為之,文王之本也!”
碧落公主感嘆地說:“以前我常常聽到父王和母妃以及兄長們的言語,他們都是為了我們皇族的利益努力而為。我那時認為他們都是對的,可是今天晚上的你們的談論,讓我產生慚愧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