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美滋滋(第1/2頁)
章節報錯
美滋滋
龍牙軍主帥董輝啟聽到聖人的話語,喜上眉梢,端起酒樽一飲而盡:“聖人,我認為我們大唐應該先攻取齊國,再攻佔楚國。”
“因為齊國雖經濟發達,但只有六十萬軍隊,我們很快就可以攻下齊國,最後進取楚國,天下一統很快就能實現了。聖人以為如何?”
副帥董漢志接過話:“我認為大哥說的對!大軍走馬就可以佔領齊國,方案沒毛病!趙參軍你怎麼看?”
參軍趙道昭沉思一下分析道:“我覺得不可行,齊國大多數人都以經商為業,耕田很少,他們重商輕農!和大唐與楚國國情不同,他們國富民安,齊國百姓幸福指數很高。”
“一旦進攻,他們一定會奮起反抗,不如穩住齊國,先進攻楚國。聖人您早就想好了吧,不妨說一說!讓我們開開眼界!”
聖人王龍曉成竹在胸地說:“參軍說的不錯,但不全對。先攻齊國有兩害,其一:我大唐找不到任何理由進攻齊國,出師無名。”
“其二:若我們無端進攻齊國,他們必然全民反抗,還會向楚國求援。唇亡齒寒,楚國必救,傷亡太多!”
“也違揹我的初衷,萬事以民為首,無民則無家,無家則無國。你們記住無論做任何什麼事情,都要把百姓放在第一位。”
“況且我大唐剛經動盪,年內需安定民心,穩定各方,恢復民生,發展經濟。楚國內三家共治,都拉攏世家大族,一起壓榨百姓,在百姓心中都反對他們統治。”
“楚國我已做出安排,拉攏分化之,他們國家三家鼎立,一旦平衡打破,就會引發內亂,我們的機會就來了。”
“只要透過經濟手段穩住齊國,在我大唐進攻楚國時,讓齊軍不動,我們透過區域性戰爭或者和平勸降就可以征服楚國。”
“最後只剩齊國,透過經濟戰爭就可以拿下他們,比如購盡齊國內糧食,撤商撤資都可以征服齊國。在我們國力軍力強大無比時,用計謀比刀槍更好使!兩位兄長你們看可行否?”
龍牙軍主帥董輝啟和董漢志以及趙參軍都哈哈大笑:“聖人機智無雙,才能通天,為國為民,聖德巍巍。我們敬聖人、太子一樽酒,略表敬意!”
太子王玟智美滋滋地望著董輝啟說:“董帥,你大兒子董俾武今年九歲了吧,後年三月仙門在大陸各地招收七歲以上十二歲以下有資質的孩童為門徒,入仙門修行。”
“董俾武可以試一試,說不定可與我們一起進仙門!龍弟,你說海外第一仙島上的飛神派會不會來大陸收弟子?”
聖人王龍曉微思:“他們應該不會,仙門不允許!飛神派只在海外諸島中招收弟子,他們的整體實力和仙門相差很大,往年飛神派都沒在大陸招生過!”
“修仙的事,我們世俗瞭解的比不多。我只是知道一個大概,等進入仙門就知道了!別想太多,把當前的事做好就行!”
趙參軍討好地問:“聖人,我聽說,因為您,仙門掌門把招生推遲了五年,我家那小子後年才十四歲,上一次招生沒趕上,年齡就超過上限!”
“到時候您能不能和仙門管事說說,讓他們把年齡擴大一些,五年只招生一次,錯過一屆招生,年齡自然就不合適,您看!”
聖人舉棋不定道:“我不知道多大年齡不合適修行,我聽父王說我師尊一定來唐都,就算他不來,他定會交代下面的人,到時候我試一試吧!”
“儘量為你兒子這類人爭取一個機會!我也說了不一定算,等他們到來,我定努力爭取!趙參軍你放寬心!”
董輝啟越聽越開心:“聖人,拋開親情不說,一開始你們逼降我們,我並不服氣!透過您一系列行動和作為,我是真心佩服您,作為一軍之帥,我比不過您,您對數百萬大軍下跪的舉動,我就做不出。”
“作為一國太子,我一切只為皇室考慮,有些自私自利。您任何行動都以百姓為先,以天下安定為首。胸襟之廣,可容天地!不愧是當世聖人!我敬您一樽酒!敬太子一樽酒!來,我們喝......”
三日後,烈日高懸,暖開了衣裳,熱幹了大地。龍威軍主帥王毅帶著其弟王振率先來到重烽城。王振一邊進入大殿,一邊抱怨:“td,天太熱了,要不我把鎧甲脫了吧,裡面的衣服都溼透了。真難受!軍旅生活真是苦呀!”
王毅怒罵道:“我們是軍人,不是普通人。既然享受著皇族的榮耀和百姓的供奉,就應該承擔起身上的責任。以後你在軍中再抱怨,擾亂軍心,我扒了你的皮!”
聖人帶一眾人迎上來,替王振辯解:“如今已入夏季快一月了,酷熱難耐,這很正常。你們訓練完後,就可以脫下甲冑,沒必要一直穿著,但是在軍營訓練時,不能發牢騷!訓練時,穿上甲冑為了練軍陣,錘鍊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