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文王向外庭的文武大臣敬完酒來到中庭後,王龍曉站起來,讓父王坐在主位上後,走到宴會中央,大聲道:“我們大唐這一年以來,境內風調雨順,河清海晏,五穀豐登。”

“朝廷政通人和,上下一心,國庫充足。軍中軍械先進,將良兵精,士氣高昂。道中國的部署基本完成,商貿通暢,情報完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吾意,一旦河流化凍,大地回暖,南邊所有州郡抽調四分之一兵力分配悄悄地開赴道中國邊境。那裡的軍備存糧足以百萬大軍維持兩年!”

“齊王王琦、賢王王宇飛以及一眾將軍帶著魯國公李道爾、劉鶴等宴會結束後,儘快進駐邊城,勤加訓練軍士,以備不時之需!”

“常言道:甲兵不詳,所到之處,生靈塗炭!若能以謀佔領道中國,能不用刀兵,儘量不用!真到不得不用兵之時,還是要用兵戈的!”

“你們儘快入駐就是了!春暖花開時,我定到邊城!等兩位老王爺走時把兵部尚書之子遲忠睿也帶上把!讓他也歷練歷練吧!”

齊王王琦和賢王王宇飛激列地討論著,兩個人時不時交杯換盞,興致高昂!驃騎大將軍王錚急切地望著武威陛下王輝盟一眼,開口道:“龍兒,你伯父我呢,不安排一下嗎?我也想去前線建功!”

武威陛下沒有說話,就等著王龍曉解釋呢。王龍曉直盯著驃騎大將軍王錚說:“皇伯父,一個國家那個地方最重要,那就是京都慶陽,一旦謀不成,我們必定出兵!那裡最危險,到時諸國刺客必定層出不窮,防不勝防!”

“到時候京都安全以及皇族的安危就仰仗皇伯父以及父王了!責任之重,重如泰山呀!陛下、大將軍、父王你們都不能去前線,都要坐鎮京都!”

武威陛下樂呵呵地對聖人王龍曉說:“龍兒,你看其他的尚書之子,都十六七了,要不要讓他們也歷練一下,還有那些新招的武將謀臣放著不用,豈不可惜!讓兩位皇叔伯他們走的時候都帶上吧!”

王龍曉的大腦在迅速轉動,片刻之後,對武威陛下說:“陛下,那些新招的諸國武將謀士,都讓老王爺他們帶走吧!一旦發現有通風報信、投敵賣國的,一概格殺!還要當著他們面殺!”

“在唐都親人一同連坐處死,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既然加入大唐就是唐人,就不要有任何妄想!好好報答國家才是!其他都和唐軍一樣待遇!一視同仁!你們和他們說明白了!”

“只要忠於大唐,有才有能一定得到重用提拔!朝廷也一直是這樣做的!讓他們好好為大唐在沙場建功!陛下你們在討論一下,我去內庭看看!”

向四周的一眾皇親國戚躬身施禮後,快步向內庭走去,這時文王王誠說道:“我們今年科舉選出來武將謀士,等龍兒去邊境的時候,讓他帶上,我們唐朝本土人也不能落於人後,希望能有幾個,龍兒看得上眼,我大唐會更加鞏固!陛下您看行不?”

武威陛下望向中庭宴席上所有人,心情飛揚地說:“文王,說的對!唐人不能落後於人,應該積極奮進,努力進取!敢為天下先!不墮大唐威名!也不忘人世上走一遭!”

中庭宴會上一眾皇親國戚都亢奮不已,交頭接耳,大聲討論聲,充滿整個中院,推杯換盞,有的喝多了趴在桌上,被人抬到客房休息,大多數的都還在喝著。

文王王誠拍了一下雙手,一眾僕從開始上主食水果茶水了,內庭中皇太后看著有六尺半身高的王龍曉,感嘆道:“龍兒,今年到底多大了,真的只有五歲嗎?,比同齡人高太多了!”

“不過也對,你是當世聖人,怎麼可能與常人相比呢?來坐到你祖母身邊,我這個老太婆好好看看!”

等王龍曉坐下,皇太后鄭氏慈祥地仔細打量著王龍曉,旁邊的皇后蔡氏在認真觀看著。鄭氏接著說:“龍兒,你的容貌綜合了你父母的所有優點,劍眉星目,精緻五官,清新俊逸,儀貌不凡。雖有青澀,也有剛毅英武之氣,難得!難得!”

祖母袁氏和外婆聽著親家母誇自家孫兒,都慈愛地望了一眼龍兒,皇后蔡氏這時才問道:“龍兒,你能確認我兒王玟智擁有不凡的龍體嗎?我總感覺不真實,想再確認一下!”

王龍曉鄭重地點了一下頭,“您放心,我太子哥體內龍氣四溢,絕非一般龍體,頂級資質!說不定比我弟弟王龍曦資質還高。”

“我弟弟妹妹出生那天,我檢視後,似乎被天道警示了!不敢再開九龍聖眼了,不然可以看得更清!抱歉了!等仙門測試吧!”

皇后親自聽到之後,心中大定,皇太后笑得眼睛都看不見了!王龍曉扛不住一眾皇族女眷如狼似虎的眼光,跑到丹莉公主的臥房去逗自己的弟弟妹妹......

喜歡踏天笑行請大家收藏:()踏天笑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