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城前,因為李君炎的一句話,大唐同聯合軍之間的氛圍瞬間降到了冰點。

站在李君炎身後,有人歡喜有人憂愁,歡喜者慶唐人風骨,至於憂愁者,他們有一個讓人無從辯駁的理由,為了泰安城中的百姓。

李君炎身後的王公大臣皆是沉默,有的人開始不自覺的晃動,就像他們身後岌岌可危的泰安城一樣。

王公大臣們不懂李君炎的態度為什麼會突然強硬起來,宇文徵和尼迦葉也是一頭霧水。

不過看著這一幕,那些聚集在泰安城門口的百姓們倒是有些明白了,這就像兩家鬧矛盾打架的鄰居,打輸的人自然要被打贏的人嘲諷幾句,但這期間誰都不敢保證兩個人不會再發生衝突。

於是有人開始躁動了起來,在唐人的眼裡,大唐自然不會是戰無不勝,但大唐絕不會戰敗,只有戰死。泰安城門處,聚集的人開始多了起來,雖然此時誰的手中都沒有武器,但只要唐王一聲令下,大多數人還是會衝出去以死相拼。

不明所以的尼迦葉又重新朝著李君炎伸了一次手,但李君炎依舊紋絲未動。

“李施主,難道你真的想要重燃戰火嗎?那時縱使這下支離破碎,想來你和這城中的百姓,也是看不到了?”

尼迦葉氣極而笑,輕輕了揚起手中的馬鞭,只是沒有人知道,尼迦葉手中的馬鞭落下之後,會是怎樣的場景。

看著尼迦葉身後那些蠢蠢欲動的神國騎兵,豆丁和冷清幾乎同時抽刀。,

“下馬!”

李君炎手裡拿著那份議和國書,輕輕抬了抬,然後又向後退了幾步,意圖十分明顯,想要接過這份議和國書,那就要親自下馬來拿。

氣氛一時間僵持了下來,李君炎不肯再進一步,宇文徵和尼迦葉又是誰也不肯下馬。

最先打破周圍僵硬氣氛的不是三位互不相讓的君主,而是彙集在泰安城城門處的居民們。

眾人轉頭望去,只見泰安城下的百姓們已經亂了有些時候,一匹黑色的大馬擠開圍觀的民眾,昂著頭,踏著碎步走到李君炎的跟前,然後在眾人還沒明白這匹馬究竟想要幹什麼的時候,葉子朝著宇文徵和尼迦葉吐了一口口水。

遠處一陣鬨笑,近處即使是那些平日裡飽讀詩書的大人們,也都是忍俊不禁。

“那是侯爺的戰馬!”

“對對!三年前侯爺出兵逍遙城的時候我見過,就是這匹馬!”

人群中有人認出了葉子的身份,畢竟葉碟當初前往逍遙城聲勢浩大,想讓人不注意都難。

有人認出了葉子的身份,自然也就不會再有人去計較之前被它剮蹭的不愉快。

不知是誰先歡呼了一聲,然後冠武侯歸來的喊叫聲在泰安城下的人群中四散開來。

“唐王陛下,你不會也跟你的那些愚民一樣,認為你的冠武侯還會回來?”

尼迦葉不懷好意的對著李君炎笑了笑,然後幾乎是用宣告的語氣道。

“李君炎,不妨告訴你們,此次出兵之前,我已接到佛旨……”

李君炎知道葉碟可能回不來了,但在沒有絕對的判定之前,包括他在內的許多人都不願意相信。他們還希望著,那個驚掉了人許多次下巴的葉碟,這次依舊可以讓人下巴脫臼。

如今聽尼迦葉的語氣,不止是李君炎,還有他身後的豆丁和冷清,以及再之後的一些人,都清楚後面是怎樣的故事。只是,當他們在做最後的掙扎的時候,尼迦葉卻是沒有再發出任何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