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了嗎?王氏煤行剛開張,一塊煤炭沒賣出去,陳家莊煤場就在長安城大肆售賣煤藕……王氏這回虧慘了。”

“是啊,王家太倒黴了,誰能想到,陳家莊煤場,竟然弄出了煤藕這種東西,這可是好東西啊,比煤炭好多了,價格還不貴,我都去陳家莊煤場煤藕鋪子交定金了,也不知何時能送貨上門!”

“要我說,王氏煤行這是活該,此前,到處有人說陳家莊煤場的煤炭不好,只怕就是王氏煤行搞的鬼!”

長安街頭,行走的路人們,議論紛紛。

一輛馬車經過,馬車裡原本就臉色陰沉的王同生,氣得又想吐血。

旁邊,王同生的大兒子王盛趕緊道:“爹,雖說此次咱們虧損不少,但咱們王氏煤行,還有翻身的機會,那陳家莊的煤藕,賣一文錢十個,價格的確低,但也沒有比咱們王氏煤行的塊煤便宜,等那些愚蠢的百姓反應過來,肯定有不少人還會買咱們的塊煤的……而且,我昨日讓人買了一些煤藕回來,讓工匠去琢磨,才發現,那煤藕,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就是往沫煤裡面加黃土壓成的,陳家莊能造煤藕,咱們如何不能,只要咱們賣得更便宜,屆時,這煤炭生意,依然是咱們王氏煤行的……”

王同生眼睛一亮,問道:“盛兒,那煤藕,咱們也能造?”

王盛信心滿滿道:“爹,不就是黃土加沫煤嗎,你給我兩日時間,我一定讓人把煤藕造出來。”

“好,好,爹沒有看錯你,此事,就交給你去辦。”王同生突然感覺人生又有了希望。

然後他又吩咐道:“對了,既是要賣便宜的煤,你親自去一趟雲陽,交代楊掌櫃,把那些賤民的伙食再縮減一些,還有,每日延長一個時辰的採煤時間,如此一來,咱們的塊煤價格還能低一些,可謂是一舉兩得……反正都是一些土裡刨食的賤民,連命都快沒了,少吃點,多幹點活,又不是活不下去。”

王盛一臉佩服道:“爹,此法甚好,甚好啊,哈哈哈……”

父子二人相視大笑起來。

王同生的心情頓時好了不少。

回府之後,他也不再鬱悶了,吃啥啥香。

至於王盛,則是去了雲陽,貫徹王同生壓榨採煤工人剩餘價值的法子去了。

第二日一早。

王同生正在聽管家報告王氏煤行的情況。

果然,和王盛猜測的一般。

煤藕雖然有千般好,但對普通人家來說,能用便宜的絕決不賣貴的,所以,王氏煤行的便宜塊煤,還是賣出去了一些,生意有持續好轉的趨勢。

王同生心情大好,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等盛兒將煤藕也弄出來,就是我王氏煤行翻身之日,屆時,定要打的陳家莊煤場滿地找牙!”

……

與此同時。

王家後院。

院子裡,堆放著一百多個煤藕。

一個身穿青衣的青年,正彎腰一個個檢查,看得十分仔細。

這傢伙正是王同生的兒子王盛。

王盛雖然年輕,卻已經是長安城有名的商人了,完全子承父業,將家中布行經營的有聲有色的,如今,王家涉足煤炭生意,王盛也準備大展拳腳。

看完之後,王盛站起身來,點點頭,滿意道:“好,你們這幾個工匠,重重有賞。”

在他看來,這些煤藕,雖然和陳家莊的煤藕有點差距,不過,差距並不是很大,只要價格低,不愁賣不出去。

那幾個老實巴交的工匠,頓時感激涕零。

王盛突然問道:“這本錢是幾何?”

一個年老的工匠站上前,道:“郎君,我等試了多次,現在,本錢是一文錢五個……”

一文錢五個?

王盛頓時就傻了。

陳家莊的煤藕,一文錢十個,絕對還有賺。

自己家弄出來,一文錢五個?

難不成,賣一文錢一個?

這還怎麼和陳家莊爭?

唰的一下,王盛就變了臉色:“你們這幫沒用的廢物,一文錢五個,是頭驢都能造出來,你們是幹什麼吃的,給我重新造,要是本錢降不下來,全部都不要好過……”